走进顾炎武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走进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话,震撼天地,气冲斗牛;一句话,影响了一代代仁人志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大喊道。中华听到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他便是一代“儒师”,“清学开山”的始祖,著名的经学、史地、音韵学家——顾炎武。  
  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时代,一生为了反清而奔波。  
  “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即著名的“乙西四论”,为行朝出谋画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兵力、财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此外,顾炎武还倡导“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治学方法。他身体力行,潜心研究,考辨精深,撰写出《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极有学术价值的名著。  
  在《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里,他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大胆地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他一生奉行这句话。于是乎,他对晚明王学末流的泛滥深恶痛绝,认为其罪“深于桀纣”。他进而揭露心学“内释外儒”之本质,指斥其违背孔孟之道。他十分赞同宋元著名学者黄震批评:“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甚者单摭道心二字而直谓心即是道,盖陷于禅学而不自知,其去尧舜禹授天下本旨远矣。”既然陆王心学是佛教禅学,背离了儒学宗旨,自当摒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华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而在顾炎武的一生中,也确实是以“天下为己任”而奔波于大江南北,即令他在病中,还在呼吁“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