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斯克号航空母舰1300字

2024-06-24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1月20号,我和爷爷去了盐田沙头角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准备在这里进行参观。

一步入园区,立马就能看见这艘昔日的海上雄狮。灰白色的舰身在海面反射的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水晶般的光泽,昂挺的舰艏上那颗红色的五星尽管已经经历了多少沧桑岁月,仍闪闪发光,在这艘航母面前,我们才能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人的渺小,机械的庞大。明思克号航空母舰(МНПСК)由乌克兰(苏联加盟共和国)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属“基辅”级中型航母,排水量42000T,集航母和巡洋舰的功能于一身。1972年12月28日开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7日完工。隶属太平洋舰队。1981—82年在符拉迪沃托斯克进行大修。

我们穿过浮桥,登上了航空母舰。一股浓浓的柴油和铁锈味儿扑鼻而来。可能是一些部件年老失修了吧。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鱼雷舱,两具巨大的四联装鱼雷发射器呈现在我们面前。听导游讲解说,这种ZHB 2000四联装鱼雷发射器威力巨大,可将一艘潜艇撕成两半。我仔仔细细的在那儿观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两根铁条(或者称它们为铁轨)互相平行着,起点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隧道,末端是鱼雷管的装填口。我暗自想:这可能是运弹隧道吧。果然,我的猜想得到了讲解员的证示。

我们穿过了一些走廊,这些走廊岑出不穷,叠叠觅觅,好不容易才来到了一甲板—飞行甲板。举目望去,它主要是墨绿色的,上面停了几架飞机,有国产的,也有苏联原厂的。他们的身躯庞大,引擎大得吓人。还有几家直升机。它们的前挡风玻璃上,弹痕累累,还有被火药擦焦的乌黑痕迹。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这段血腥的日子。我爬进了直升机,坐在后位驾驶员的位置,不断抚摸着驾驶感和仪表盘。仪表盘上都有些玻璃炸开了,可见这架飞机受过多么残酷的战争洗礼。甲板前部是密密麻麻的武器。这也是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与其他航母的不同。它采用了混合舰式,集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的武器和载机。所以,人们称它为鸟中的蝙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两枚导弹像两把利剑直指天空。在他的两旁有着2座令人生畏的SA—S—2反舰导弹发射器。远看,他们是四座巨大的圆筒,近看,才会发现它们是反舰导弹。这也是整艘航空母舰最厉害的武器,能把美国航母送至海底。爷爷童心未泯,和我一起钻了进去,一起在里面玩。在这2座导弹发射器前面还有2座同型号的。在它们上面的平台,有一门双管速射炮,炮管威武的直指前方。在最前面的是反潜导弹发射器。站在航母的最前头,吹着凉风,感觉真惬意。

我们又来到了见到上面的作战指挥室。里面真是琳琅满目,布置了各种的仪器,上面全写着俄文,看不懂。我又往前走了一点儿。我看到了船长坐的地方!我马上迫不及待的坐上去。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好像真成了船长,坐在位上,指挥着这艘航母。突然,我震了一下,从白日梦中回到了现实。原来是爷爷催促我去看另一些舱室。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我们来到了飞行指挥室,这里有很多的显示屏和控制仪器。还有一个小麦克风,指挥全舰飞机起降。

我么来到了五甲—停机库—航母最后参观地。我们看了一场精彩的4D电影:《明斯克号出击》。戴着3D眼镜,感受这特效,还真有股感觉。当巡航导弹像屏幕射来,感觉真像擦肩而过。地下机库停着一架飞机和他的所有武器。轻的我都能抬起来;重的甚至需要吊车。

终于,我和爷爷的这此明斯克号执行结束了。在走之前,我再次回头望了一眼明斯克号航母,再见!明斯克!我还会回来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