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晴空14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执笔书写的过程,是一场木偶剧。每一支笔,都是一个提线木偶,它的舞台,是那张素净的白纸,而我们,正是牵线的人,牵着它演绎雾中的遗憾、晴空的期待和我们如诗的青春。

青春,总是带着明亮的忧伤,在雾里寻找晴空。青春,是即兴演奏而不知何时变调何时结尾的曲子,每一个音符都是值得留恋的故事;青春,是宝贵而易碎的水晶球,每一次转动都是值得珍藏的回忆。

青春,也许真的需要勇气去相信,遗憾也是一种美。当坦诚相待的朋友与你渐行渐远,两颗心的距离再也无法拉近的时候,会不会感慨“真的好可惜”,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会!相遇太短,回忆却太长,怎能没有遗憾,怎能不感伤?但正如书中所言,“相聚了,是缘,散了,也是缘,只是浅了”。看开一点,就像那句话所说的,“把手握紧,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放开,你便拥有了一切。”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所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

虽然,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陶醉,但,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逢眷,是点点滴滴的牵挂让我们更觉留恋。感情是一份“花非花、雾非雾”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感伤,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朋友,雾中来,雾中去,该走的终究会走,没有谁会被谁搁浅,没有谁会为谁停留,在这匆匆的国度里,我们只不过是路过的别人的风景,飘忽而来,匆匆而去,又何必伤逝呢?

因为伤逝的感动,一直喜欢这首诗:

当你沉默地离去

说过的 或没说过的话

都已忘记

我将我的哭泣也夹在

书页里 好像

曾经的那几朵薰衣草

也许会在多年后的

一个黄昏里

从偶然翻开的扉页中落下

没有芳香 再无声息

窗外那时 也许

会正落着细细的细细的雨

将哭泣埋葬在过去,让时间和距离淡化

一切,等到再次忆起时,或许会有多多少少的感伤,但那份疼痛已不重,也不伤,因为,已不那么在乎了。

朋友说:“流星之所以摔得那么重,是因为背负了太多美好的心愿与牵挂。”因为在乎,所以才会难过;因为在乎,所以才有疼痛;因为在乎,所以才会哭泣;因为在乎,所以才有牵挂。因为在乎,我们的天空始终蒙上一层薄雾,但,纵使身在雾中,还是相信,终究会看到晴空。

人生,不都是如此吗?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雾聚雾散。不必感伤花谢后的凋零,不必感伤乌云蔽日的灰暗,不必感伤曲终人散的离别。因为,能发生的都已经发生,该发生的也迟早会发生,而发生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因我的缘故而改变了些什么。一切正如我所走的这条路,起点到终点,沿途的风景都是事先就有的,不会为我而特意增减。所以,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雾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晴空。

正如王海桐所诠释的那样,生命本就没有恒常,谁会知道下一秒下一份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会有怎样的苦痛?所以没有永远,只有这一刻,可以为我们感受和掌握。与其像某些人一样在每一个瞬间都想抓住些什么却终无所获,不如做黑夜里的烟火,在刹那,用一生的热情幻化绚烂的景致,照亮我们苍白的灵魂。所以,与其像某些人一样想把什么都做好却什么都做不好,不如只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喜欢“雾里晴空”,是因为知道,晴空总在雾中,所以,曾经写下了“邂逅”,纵使知道晴空在雾中,也愿意邂逅,“因为有你,所以最美”。

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

这时候

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

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寻找那曾拥有的尘缘

当迎风的笑靥已不再芬芳

温柔的话语都已沉寂

当星星的瞳子渐冷渐暗

而千山万径都绝灭了踪迹

这时 彼此相遇在

古道边

此缘 又泄露了

那古老的秘密

山依旧 树依旧

而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河流

风清 云淡 雾霭

野百合散开在黄昏的山巅

想起 那初次的

初次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