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囤1200字

2024-06-1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很久没回故乡去了,这次去喝堂兄的喜酒,我又得以故地重游。站在伯母家门前,就能看到寨子后面有一个高高耸立的小山,那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朵炸开的蘑菇云,把整个小山全遮盖了,看不到石头。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呀?风景这样好啊!”  
  爸爸说:“那是小囤。想去玩玩吗?  
  “太好了!”我欢呼雀跃。  
  从村背后有一条弯弯的小路通向小囤。回环盘旋,因为很少有人走的缘故,路上有一层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我兴奋地左顾右盼,囤脚的植物多是竹子,枇杷树,还有些叫不出名的植物,以及一些弯弯曲曲的古藤。那古藤有的像蛇一样蜿蜒盘旋,有的像吊床,有的像天然的秋千。我兴冲冲的拉拉这根,扯扯那根,又跑的上面去打秋千。在爸爸的催促下,我们又向山上攀爬。  
  路越来越陡,路面已由先前的泥路变为石阶了,那些铺路的石头已长满了苔藓,而且歪歪斜斜,不再平整。右边是一堵高高的保坎,左边是刚才上山时途经的那些古树。快到山顶的时候,我发现在左边有一道石门,就如人家的后门一般,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呀,怎么像曾经有人居住过似的?”爸爸说:“等会儿再告诉你,我们先看完风景再说。”我只得忍住心中的好奇,向山顶奔去。耳畔传来爸爸的喊声:“小心点,太危险了,不要乱跑。”  
  小山顶上有好几株奇形怪状的古树,都长得枝繁叶茂,树下的杂木和野草把小山装扮得有些静谧而阴森。那地面是一堵已经倒塌了的墙,而在小山顶的四周还有几面墙,我说:“爸爸,这儿以前一定有人住过呀。你看看这是人家的院墙。不过,谁家怎么会住在这山顶呢?是不是这儿原来是寺庙,里面住的和尚呀?”我没等爸爸回答,自顾自的说了半天。爸爸接过我的话说:“你算说对了一半,这儿确实住过人,但这儿不是什么寺庙,而是原来的学校呢!”  
  “不会吧?你是不是骗我哟?”我实在难以相信这山顶会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来,听我给你说。”爸爸拉着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我们来考村呀,在解放前住着很多户人家,其中以陈姓为主。人们都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可是有阳光的地方必有阴影,有阴暗的角落就会有罪恶。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渐渐地这地方也有土匪出没,他们经常骚扰人们的生活。于是,人们就在小后山上依山而建了一座房屋。这小山的山势险峻,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人们为了能上山,就从山的正面开了一条路,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土匪来了,全寨人都爬到山上躲避土匪的侵犯,时间长了,大家都感觉不方便,于是,就有人提出,把老人和孩子都搬到山上,土匪来了,便于进退。这样,就在山上建造起学校、食堂等。直到解放后,人们才搬到山下,这些房屋,由于天长日久,无人管理,都倒塌了,现在看到的是一些残垣断壁,但还依稀可以看出以前这座房屋的风采。”爸爸滔滔不绝地说着,“你来看看,这是教室,那就是食堂了… …”我不由自主地摸了摸那参差不齐的石墙,仿佛风一吹就会倒塌似的。  
  我爱这故乡的小囤,它虽然有万里长城那么名垂青史,也没有天星桥那样多彩绚丽,但是它在我心中却是雄伟高大的形象。  
  啊!故乡的小囤,我爱你!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