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源山1400字

2024-11-0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总评:这是一篇游记,作者采用移位换景的写法,注意到了层层推进,让清源山之美在读者眼前不断变幻。总体来看,描写比较生动,使读者得以身临其境地跟随作者游览了清源山。美中不足是描写缺乏了重点,泛泛而谈,使读者难以对重点景点有较深的印象。  
                 点评人:吴晓婷(小学高级教师)   国庆期间的一天,我和李晶文跟随着妈妈来到清源山游一回。清源山不愧是泉州的一朵花,她的美,装扮着泉州,(、)点缀着泉州(刺桐城)!  
  来到山脚下,我觉得这清源山的线条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对清源山景色的整体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得以跟随作者的笔触进入清源山,但这段承上启下稍显单薄,可考虑直接并入上一段。)  
  看(来)到老君岩,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它那灰白的长须垂到膝上,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目光炯炯,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使我不由低吟起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既然“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么何为“敬佩”、“敬佩”什么?是因为“老君”的相貌还是因为《道德经》而触动“敬佩”之情?倘若是借诗句来突出“老君岩”,那么此处是否应该重点写出来?)  
  沿着弯曲的小路走着,两旁的大树刚劲挺拔,一些老树的根在地上隐约可见,还有一些老树的树干扭来扭去,好像许多老人正在跳迪斯科。(除了形态各异的老树外,)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一个正在睡觉的小娃娃,有的像一只小狗,有的像一只小船……在我们旁边走着的人们,有的边走边闲谈着,有的柱着登山杖专心地登山,有的时而停下来拍几张照片,有的正在进行登山比赛。 (既体现了清源山中沿路的景色,又体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石阶越来越陡峭,我只好扶着石壁走,当我来到山顶时,已经“呼哧呼哧”地喘着大气了。我扶着护拦杆眺望刺桐城,那西湖公园的湖水上正如杨万里赞美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高楼耸立,胡同小巷在大楼之间穿梭交错,显现出泉州这几年的蓬勃发展。(体现了清源山峰顶之高,利用“山顶”拉长了描写的焦距,使读者仿佛由近及远地眺望泉州。要交代清楚到了哪里或是从哪里开始的“石阶越来越陡峭”。)  
  顺着路标的指引,我们来到虎乳泉。我拿着喝完雪碧的空瓶子又摘了一片竹叶,小心翼翼地沿着斜坡往下走。来到接山泉处,我把竹叶放在流水口,那一小股山泉顺着细的竹叶流淌下来,我连忙用瓶子接住。接完后,我从斜坡上下来,喝上一口,啊!真是甘甜可口,沁人心脾比吃一个冰淇淋还顶用。 (要写出“虎乳泉”的景色。)  
  虎乳泉下面就是天湖。天湖湖水清澈见底,微见吹过湖面,水波荡漾,白云与湖面荡漾的波澜好像连成(了)一片。我捡起一块小石子,投进水中,响起“扑通”的清脆响声。(湖边的)花草树木和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杨柳那细长枝条,轻轻抚摸着湖面,就像母亲抚摸着孩子一样。(这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天湖湖面正如白居易笔下写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描写由静至动,动静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词引用恰当。本段描写的是景色,因此“我捡起一块小石子,投进水中,响起“扑通”的清脆响声。”这句应该删去。)  
  天色渐晚,我们决定下山。秋风一路为我们送行…… (结尾稍显无力,对前文的总结不够,且如果能趁前文描写之势引申出“河山壮丽”之类的主题,便能使本文的立意上升一个层次。)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