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折柳700字

2024-06-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故园柳,故园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题记

踏上回程的火车,怀着兴奋而忐忑的心情,离开故园多年的游子终于归来。

我看着车窗外,眼前的景物熟悉又陌生,那石桥,那白杨,那黑白羽毛的喜鹊,使得幼年的记忆一下子再次萌发,竟能不甚清晰地忆起老屋灰黑的剪影了。

屋檐下定是有燕的,几只一起,在天井里飞旋,身形伶俐的捕虫,衔去哺育巢中的雏燕,喳喳的叫声满是温馨幸福。

还有柳,春天早早抽芽,在一丛迎春上舒伸柔枝,鹅黄蕊黄,远看如同轻薄的暖色的雾,影影绰绰,袅袅婷婷,织出一片盛唐的富丽图景。顽皮的孩子们折了枝条做成柳哨,吹出明媚的田园风情。

老屋是根啊,那里承载了我的整个童年,所能回想起的一切都好像在葡萄架下仰望星光般令人心生安谧,随夜风而来的千家诗文,于蒲扇摇晃间烙刻进心底。

和家人一起提着行李下了火车,又转乘汽车,磕磕绊绊总算到了老屋,茶点已备好,炖肉的香气也开始四溢,然而我见不到院里那颗粗壮的柳了。

“柳树呢?”我不死心般地问:“院里的柳树呢?”“那树啊?早伐了。怪占地方的――可真是好大一颗树。”

怎么会不大?我年幼时它就已经在那儿了,紧挨着一丛迎春――可那迎春也不在了。

檐下的燕巢也不见了,问罢,说是让孩子捅了下来,捧了雏燕去玩。

我不禁怅然,心里哀怜那小燕,又遗憾再也不会有灵动的倩影穿堂而过,喳喳叫着衔虫归巢。

后院改成了菜园,红彤彤的番茄藏在绿叶间,瞧着讨喜的很,葡萄架拆了大片,只留下几株,聊作安慰。摇椅靠墙静默着,落了灰。

吃过午饭,忍不住将摇椅移到葡萄架下,用软布拭去灰尘,迫不及待地坐下。摇椅“吱呀”一声,像是久别重逢后的喟叹。

光影斑驳,碎金般跌落在我身上,半梦半醒间,依稀听到了隔壁小学诵诗的声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如果不是闭着眼,我恐怕要含着泪微笑。

“杨柳枝,芳菲节,只恨年年赠离别。”

――后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