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每在电脑桌旁放上一小袋芝麻糖,边听音乐边咬糖,那惬意的感觉便散布了全身。在我年少而朦胧的脑海里,外婆就是拿着芝麻糖,哼着那不知名的乡村小歌,搂着哄着我入睡的。
芝麻糖甜甜的,带着一种淡淡的诱人香味,咬起来嘣嘎地响,在我的眼中它算得上是类似薯片的休闲食品。妈妈和外婆也很喜欢吃黑芝麻糖,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但我却不知,外婆和妈妈的脑海里,这种糖在她们的童年是遥远的
午后,窗外杨柳轻摆,我和妈妈面对面坐在沙发上,听她讲述关于她童年芝麻糖的故事。“那时候哪有糖吃。”妈妈感叹道,“和现在真是没法比,我第一次吃芝麻糖还是学校里老师掏钱买来给同学吃的呢。五六块芝麻糖,班里二三十个人分,每个人就只有一小块,即使这样,有几个条件差的同学也只掰一点碎末,剩下的包起来回家吃。”“那能尝出味儿吗?”我小声的嘀咕道,但还是被妈妈听见了,她微微皱了皱眉说:“哪能像你一样,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饿肚子是家常便饭。”妈妈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对了,我记得只有学校旁边才有一家小店偶尔会卖芝麻糖,老师说他就是那儿买的。不过大家没钱,只能向老板娘讨点剩下的小碎块。要知道在我小时候,芝麻糖算得上是奢侈品。”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了。“呦,两个人干嘛呢?”外婆一脸笑意地向我们走来。“妈,没事儿,这孩子,让我讲故事听。”妈妈应和着。外婆弯腰坐下,和我们一块儿闲聊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又站起身来:“不说了,有空我来给你们讲讲。”“好啊。”我在心里有些许期待,外婆和芝麻糖又有怎样的渊源呢?
她和我们第二次聊天已是傍晚了,太阳被薄云遮住,留下淡淡的金色余晖。坐在沙发上的外婆,欲言又止,又不知为何深深叹了两口气。过了一会儿,她说出了一句令我俩震惊的话:“我小时候连芝麻糖都没见过哩。”“不会吧。”我觉得不可思议,又看向妈妈,但虽是在贫困时代长大的她似乎也不可避免的带着些小小的吃惊。“能读到书已经是很不错了,学校也没几家,大部分读的是……是……”“私塾?”“对。”“我呀是长大后才偶然看见这糖的,不过也没舍得买,因为没多少钱。后来赚钱了才买过吃了一回,但马上就心疼了,也就很少吃了。”听了这番话,我陷入了沉思,一直心情不错的妈妈也沉默不语。我们都没有想到外婆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竟然是这样贫困,虽然在听妈妈讲后已经对外婆的话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感到说不出的心酸。对比自己平时的行为,我有些惭愧,但我又为自己感到幸福。
外婆,妈妈,我,三个人,三段记忆。我从未想到,自己会从芝麻糖里了解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过年的时候我到异地去做客,正巧碰上路边有个小摊上正在炒芝麻糖,香极了,味道很纯正。我准备买上半斤尝尝。“买半斤芝麻糖。”我叫道。“只有这一点了,行吗?”老板娘为难的看向我,她说的话有着浓厚的乡音。犹豫了一会儿后我说道:“好吧。”她似乎也挺失望的。和大部分炒货一样,芝麻糖总是刚做好时味道最好,所以一买好我就拿上了一块咬了下去。“咔”一声,浓浓的酥香在嘴里蔓延开来,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我想起了什么,问道:“明天还卖吗?”“啊,明天不卖了。”老板娘笑着说。我很疑惑,因为很明显她是长期在这里摆摊的。“嘿,家里新开了间店铺,瞧,就在前不远的大街上,你过几天可以到哪儿买。”说这话的时候她脸上明显带着笑意。不知为何我也有些开心,新农村的政策让工作本没有保障的劳动人民也开起了自己的店,做起了小生意。
看着桌上一颗芝麻糖,仿佛能让我想象出妈妈和外婆童年时的艰辛。60余年,芝麻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六十周年,在妈妈眼中奢侈的,在外婆眼中可望不可即的芝麻糖成为了人人都买得起的一种炒货,不再是从大锅子里出生,而是从专业的机器里被运送到各地。六十年的岁月,一个甲子的逝去。经历了这六十年的外婆常情不自禁跟我感慨道:“中国这六十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