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寒气逼人。我惬意地躲在被窝里看书,妈妈在床边专心地为我打毛衣,爸爸则悠闲地躺在床上听CD机播放的唐诗宋词。
妈妈听到那首人人皆知的《游子吟》,用手中的绒线拨弄着我的脸说:
妈妈手中线,
儿子身上衣。
临睡密密织,
意恐寒潮来。
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说:“高山打鼓!”我和妈妈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又说:“闻声百里!夸妈妈呢!”
看着爸爸不阴不阳的笑,我和妈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马上打开电脑,到百度里搜索,一下子就看到了“高山打鼓”这个典故:从前有个儒生,总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有一次,他写了一篇臭文章送给当地一名翰林批改,翰林看后,风趣地在他的文章上写了八个字:“高山打鼓,闻声百里!”儒生看了喜不自胜。他哪里知道,高山打鼓发出的声音是“卜通卜通”的,翰林是在说他的文章“不通不通”啊,原来如此……
几分钟后,爸爸打开房门,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