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首《虞美人》揭开了南唐纷乱怆凉的雾霭。
听,金陵城下,是谁用“剪不断、理还乱”的“愁”字唱响了一曲亡国之音?听,桃李芳菲下,又是谁用系天下之心谱下一曲无言的壮歌?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成就天下一统的大势,南唐——这个被其视为囊中之物的国家,在历史的不断变迁中渐渐地失去了它绚丽的光彩,南唐危矣!金陵危矣!再回首望去,李煜——这位一国之君,琴瑟萧萧,花前月下欢,安知亡国幽幽,悲山泣水岌。
在你身后,不仅是那集权利与财富为一体的皇位,更不是羞花闭月如水的伊人,而是一个南唐国,是成千上万的渴望安定生活的南唐子民,北宋在蓄势待发,而你呢?李煜!若说长江之险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那么何有陈后主之亡?听,那沉默的声音——历史在叹息!兵临城下,而你竟浑然不知!还以为宋兵已被击溃!每天听着底下一帮“书袋子”大臣们的恭维之语,乐吾所乐,何以堪忧?若说“纸上谈兵”是一种可笑的行径,那么“坐帐听政”则是悲以至极的千古罕事。
不知是否是一时兴起,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做了一个不平常的举动——走上城楼,兴许只是为了慰问慰问将士,显一显君主之风范。放眼望去,那浩荡的军队,雄浑的气势,颇有所向披靡之势。可那大旗上写的赫然大字确实“宋”,金陵城在“不知不觉”中被包围了。很难以去想象李煜当时的心情,失落,绝望,愤慨……也许这些词远远不能描绘他的内心,又或是眼前一片眩晕,乞求先祖的原谅。听,那沉默的声音——南唐在叹息!娶得小周后以后,便在后宫中修红罗亭、广种梅花、写一写动听的歌曲来歌唱他们的浪漫生活,并且叫手下的“笔杆子”也来几首助兴。
这时,南唐为数不多的忠诚之一潘佑开口了:“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这首词的表面意思就是说春寒料峭,盛开的桃花、李花,你不要再夸耀自己的开得烂漫了吧,这春天意见过去了一半。其实,这个桃李,它的重点是落在“李”字上,就是暗指这位姓李的皇帝。“已输了春风一半”就是指南唐在淮北的,江北的那半江山已经拱手送给别人了。潘佑的这几句词实际上就等于用现实主义的鞭子,给了李煜的浪漫主义狠狠地一下,将他从睡梦中喊醒:南唐已经亡了一半了。好一句“已输了春风一半”,好一位敢怒敢言的赤胆臣子!听,那沉默的声音——桃李已衰,枝在叹息!“谁家旧宅春无主,深院帘垂杏花雨。
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随后,潘佑——这位本该为南唐人所仰的坚贞豪杰,也随着他的七次上书痛骂君庸而被赐予“文谏死”。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在一点点地逝去,论才华,不见得赢不得李煜,论对南唐的忠诚,李煜更是不能与其匹敌。可悲,可泣,可叹!听,那沉默的声音——枝为花亡,花亦能存乎?
旧梦,已惘然成一色菲薄的烟雨,今梦,是斑驳了旧曲,那些静听花落的殇,独自相惜……听那沉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