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共建和谐8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这么一幕:司机骤然刹车,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稳,身体前拥靠在一位少女身上。尽管男青年微笑致歉,少女还是杏眼圆睁,怒斥道:“瞧你这德性!”谁知男青年并没有动怒,仍微笑到:“不是德性,是惯性。”乘客听了之后,爆发出一阵笑声,少女也不禁笑了。

此类事件可谓屡见不鲜。然而,这场看似火药味十足的公交之争为何没有爆发,反而扭转成了一曲动听的和谐之音呢?

其实毋庸置疑,这是因为男青年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与人为善,懂得同他人和谐相处。正所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列宁一次下楼,在狭窄的楼道上,碰见一位女工端着东西上楼,女工一看到列宁,便赶紧让道。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我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亲切、有礼。然后,自己靠墙让女工先通过。

想想,列宁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人,靠的应该不只是他那超凡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这颗心使得他懂得待人有礼,心存博爱,从而与人和谐相处。

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就应该做到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则能和谐共处,反之,则将会一败涂地,众叛亲离。

纵观历史,魏将庞涓因为嫉妒之心,处处陷害孙膑,而最终,迎来“马陵之战”的耻辱。

西楚霸王项羽,因为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使得韩信、范增相继弃之而去,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剧。

东吴主帅周瑜,因为心胸狭窄,刚愎褊狭,不能容人,因而不能同诸葛亮和平共处,最终,也只能徒作“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

放眼今日,我们又看到这么一幕:许多网友、学者为张扬个性、标新立异,而在微博上互相攻击、挞伐。最火爆的要属周立波与各网友的口舌之争了。那真可谓是“硝烟弥漫、战况惨烈”啊!

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此类争论不休的事件,为什么还层出不穷呢?我想,这是因为人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缺少一种与人为善、同人友好沟通的心态吧。

所以,当代的我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应该学会与人为善,做到同他人和睦相处,因为它就如一座心灵的桥梁,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

一个与人为善的举动,就如冬天里的一杯热奶茶,能给人温暖,能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奶茶您冲泡了吗?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