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理的著名喜剧《钦差大臣》看完后,我禁不住也被其中的情节逗乐了。
本文描述的是一位落魄的“花花公子”赫列斯塔科夫与人赌博而将钱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时,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撩中引起恐慌,闹也许多笑话。
其实在幽默的背后又充分暴露出官僚们好溜须拍马屁,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的嘴脸,从而揭了当时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
就拿商人告状的那一次说吧。那次商人们向赫列期塔科夫揭发市长的恶行,钦差大臣便假装替他们讨回公道,收了他们500 卢布,然后市长便又开始拍赫列斯塔科夫的马屁,说自己是清白的。于是又收了市长的钱,后来,市长又在背后报复商人,要求商人为自己女儿结婚给贺礼,我不禁想教训这市长一顿。
真如苏联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所说:“《钦差大臣》你们无论看多少遍,尽管你们有所准备,但还是要被它的结尾深深吸引。。。。。。。”没错,最后赫列斯塔科夫怕露陷,所以借了许多钱后以回老家办事为借口逃之夭夭。而当大家知道真相后,已经晚了,而此时,真正地钦差大臣来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小说的话,那就是:最完备的俄国官史病理解剖学教程!
第二篇:
故事从这里开始:在市长家的客厅里,市长、慈善医院院长、邮政局长、法官、警察分局局长、督学正在开一个特殊的会议。他们刚刚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一位钦差大臣将从彼得堡来查访,并且带着密令。而市里的情况则是一团糟,市政机关、医院、法院、邮局、警察局、学校各有各的特点,漏洞百出,毫无秩序,市里人心惶惶。
为了蒙混过关,市长向官僚们作了周密的布置。正当全市的官僚们忧心忡忡地商量对策相互推诿时,两个小地主气喘吁吁地跑进市长家,上气不接下气地争着向市长报告一个他们刚刚得到的消息:一位身穿便服的年轻人住进了一家旅店,年龄不过二十三四岁,仪表非凡,此人一定是微服私访的钦差大臣!
一听说钦差大臣已经到了,官僚们个个吓得惶恐万份,担心大祸即将临头。为了保证消息是否可靠,市长决定去探个究竟。哥部门也开始了迎接钦差大臣的临时准备。年轻人赫列斯塔科夫见市里的官员如此对待自己,一位自己是钦差大臣,便顺势装起了京城的官员,作威作福。赫列斯塔科夫的漫天谎言使所有人都摸不清头脑。但所有人都得出一个结论:他一定是个很大的官,恐怕比将军还要大。
其间,赫列斯塔科夫骗走了市长,邮政局长等官员和商人们的钱财还骗取了市长太太母女的欢心,而且与市长女儿定下了婚约。然而,赫列斯塔科夫冒充钦差大臣,骗取了人们的金钱和信任,如果不早点离开,必然会露出马脚。赫列斯塔科夫又撒了哥谎说他要到乡下去看看家叔,花上几天功夫,回来在结婚。他的仆人奥西普为他套好了马车,主仆两人离开了此地。临走时,市长有送了他四百卢布。
然而,在邮政局长私自扣留下的一封赫列斯塔科夫寄到彼得堡的信中解开了所有的谜底。大家发现,被人们当作钦差大臣的人既不是全权特派也不是什么大员,而是个骗子!
当人们相互推卸责任,彼此埋怨的时候,一个宪兵出现在众人面前,宣布:“奉旨从彼得堡来的官员命令你们立刻前去,他现在住在旅店里。”这几句话对大家如晴天霹雳,众人顿时呆若木鸡……
戏剧的大幕由此落下。
市长的一句话就开始了喜剧的情节,宪兵的一句话结束了整个喜剧。留下的只要市长等一系列官员一动不动的站在客厅里,呆若木鸡……宪兵的这一句话会不会再次引发一场新的喜剧呢?果戈里没有给读者答案,留给我们的只有一连串的瞎想。
作品中的一些列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里各式各样的官僚,饱经事故的市长、看人断案的法官、草菅人命的慈善医院院长(根据所读中文版本,但俄文材料可译为慈善机关(包括医院、军队、教堂)督察)、误人子弟的督学、偷看信件的邮政局长等等,当然还有我们的主人公赫列斯塔科夫。对于这些官僚们来说,他们反映了当时所有官员的典型特点,混沌度日、文化水平不高、对上谄媚、对下欺压。但是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最后一个,所有人都这样做!赫列斯塔科夫,这个愚蠢、思想轻浮、只有二十三四岁的小官吏从彼得堡路过这个小城,被人误认为是钦差大臣,他从此便装起了彼得堡的大员。其实,赫列斯塔科夫并不是个凶恶残忍的人,他自己也并无恶意,周围的人是可以从他那得到好处的,无论他是来自彼得堡的钦差大臣还是权力微小的官吏,实际上他只是缺少对过去和未来认识的智慧。他大话说尽谎言说足,在城市里作威作福。赫列斯塔科夫已成为夸口空谈、思想轻佻的人的普遍代名词。
和普希金、罗蒙托夫一样,作者果戈里的创作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过程,《钦差大臣》就是他心现实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品。1836年这部喜剧被搬上舞台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有评论家指出这部喜剧的一个缺点,就是在其中没有一个正面角色,而果戈里自己则是想采集所有的社会阴暗面并且在自己的喜剧中加以嘲讽。他这样回答那些评论家:在我的作品里有这样一个角色——笑!
果戈里以无限的幽默和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俄国历史上活生生的一面,用喜剧的夸张形式展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滚动的,一场场生活中的喜剧呼唤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861年,俄国的历史也许会给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一个完整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