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孝文化主题展”有感6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普陀博物馆,它静静地屹立于缪家塘旁。

国庆节,我们几个好朋友结成一群,有说有笑地去参观普陀博物馆举办的“普陀孝文化主题展”:穿过那些历经风雨的老屋,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木质的栏杆上刻着双龙戏珠,像是经历了百年的风吹雨打,屋前的地面都用以前的青砖铺好,白墙灰瓦,像是诉说了百年的沧桑。看惯了高楼大厦的我,感到十分新奇,一种城市的喧闹中,颇静的感觉油然而生。进博物馆,我们就直奔二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门框上一条横幅,底色是大红色,白色的字上面写着:“普陀孝文化主题展”这8个大字刚劲有力。

进入屋内,陈列着一幅幅木框。框内是二十四孝的图片和孝故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扣人心弦,最让我感动的是老菜子了。他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同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妈妈每次生病,都是自己照顾自己,我却从来没有帮过忙,妈妈每天这么辛苦地工作,我却还大手大脚地花钱,过生日还要在饭店过,夏天每天都要换一件衣服,真是羞愧极了!比起老莱子来,我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今后,我要帮妈妈排忧解难,多帮妈妈捶捶背,洗洗脚,做一个现代的“老莱子”。“当,当,当”钟敲响了,我们才从沉浸中醒了过来。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在这次博物馆之行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都要“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它不仅是我们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更维系着家庭的幸福,孝,连一位70岁的老人都可以做到,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做得到,向老莱子学习,崇尚的文明之风吧!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