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坎坷,有时总有些困难,出点洋相,就好比一个台阶,如果把握的好,就稳稳当当的跨下去;如果太心急,丢脸不说,也会摔个半死(夸张);如果把握的不好,就会原地不动,永远也走不下台阶。最近我发现我们班的许多老师,为掩护自己的过失,而下“台阶”。下面就来看一部分老师下“台阶”记录――
人物:叶老师
下“台阶”方法:翻来覆去―反复法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以光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高声朗诵古诗。过了一会儿老师来了。“哗啦啦―”一阵翻书声。“今天,我们来讲第13课《祖国,我回来了》主要记叙了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不顾美国当局的迫害,毅然回国的事,表现了……表现了……咳,表现了……咳咳,表现了钱学森……”把这句话是翻来覆去,持续了好几分钟,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开始“小鸡啄米”,有些同学在下面起哄,弄的老师都不好意思。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斗争。终于想出来了:“表现了钱学森热爱祖国,勇于献身新中国建设的高尚情操!”这节语文课总算顺利的上了下去……
下“台阶”率:30%
反复法已经淘汰。原因:如果把句子翻来覆去,还是想不出来,那不尴尬死了。所以老师又研制出一种新的方法,请看――
人物:还是叶老师
下“台阶”方法:你问我答―问题法
“14秦始皇兵马佣。从西安出发,经过骊山,向东行……”听到这儿朗朗的读书,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上语文课。“同学们,秦始皇兵马佣的出土是我国以及世界的一大奇。下面就由老师来接找一下有关秦始皇兵马佣的小资料:在陕西省临撞县的秦始皇墓,规模宏大,今尚高……高……高几米啊?”这老师真有意思,倒问起我们来。我们也不甘示弱,在那一个劲的瞎猜“高1米!”“什么!应该是100米那!”“不对,是80米!”叫声喊声连绵起伏……现场一篇混乱。老师在情急之下找到了备课本,真是混乱中的救命草啊,教室有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语文课也继续上了下去。
下“台阶”率:50%
人物;又是她(叶老师)
下“台阶”方法:东摸
西找―换目标
(注:今天这节语文课,是公开课,有许多老师坐在后面听课,给叶老师的讲课造成了一大难题。看来这次的“台阶”可不好走,叶老师属于穿着高跟鞋走在撒满石头的台阶上,难度是相当的大。)
今天这节语文公开课,叶老师显得相当的小心,尽量不出错。可不想发生的事,偏偏发生了(我们出错连累老师)。“同学们读了15课《赶花》我想你们对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给你们几道问题:‘赶花’是什么意思?养蜂人是怎样赶花的?可以同桌讨论一下。”经过一阵“讨论”(其实大家在借此机会聊天),老师让我们举手回答问题,可没有一个人举手。这下老师可为难了,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啊!本以为老师没办法,僵持在那儿,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就想出了下“台阶”方法――“看来同学对课文还是不怎么了解,那就先让我们学习一下段意,这样有助我们更好了理解题目。”同学:厉害啊……
下“台阶”率:100%
老师就是老师,略人一筹,面对各种各样的“台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下面就来介绍最后一种方法――
人物:不用猜了,还是叶老师
下“台阶”方法:慢慢讲课―拖泥带水法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注:不是公开课),讲得是滔滔不绝、津津有味,口水满天飞……突然,老师停在了那儿,说话有点支支吾吾,看了看手表(离下课还有2分钟,继续拖延时间),说:“记述了……记述了……咳咳,记述了……(中间重复很多,省略)记……”“铃―”一阵下课铃声打断了老师的话,老师说:“这节课的时间不够,下节课,老师接着讲完。”一挥手,向办公室扬长而去。
下“台阶”率:50%(主要是要控制好时间,如果里下课还有10分钟,老师不得说死)
人物:xxx
下“台阶”方法:xxxx―xxxx
………………
老师还有许许多多为掩护自己的过失,而发明的下“台阶”方法,如果你发现了,记得早点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