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海德格尔曾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说到,“假如存在就是真理,那么就没有什么可说,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了。”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及意义,比如计算机,比如人工智能。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这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可太过聪明的人工智能让自诩拥有最强大脑的人类产生了生存危机。然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人类越来越趋向于计算机化思考才是最需要担心的,这让人类失去了他们的价值和同情心。
的确,相互依存的两种个体会被互相影响。计算机人性化,而人类却在计算机化。在里约奥运会上,被看好的“种子选手”孙杨在第一场比赛中与金牌擦进而过。接踵而至的是媒体的“漫天失望”——“孙杨失去游泳首金,场外观众表示十分失望”。相反,北大给面试失败同学的信则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不要让一时的失意,否定你成为英雄的可能。”
在这个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就是推崇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胜者接受鲜花和掌声,弱者只能承受着失意和失望。而胜者真正需要的是得意时的冷水,弱者需要的是失意时的鼓励。孙杨的“失金”让国人失望,这充分暴露了国人以“金牌”论英雄的价值观的扭曲。而北大作为中国高等学府,他完全可以以一种强者的姿态俯视失意学子,但他没有。有时候,强者的谦虚包容才更让人敬佩。北大的信就是一济清醒剂,它狠狠地冲撞了那种深入社会血液里的达尔文主义价值观。
计算机化的人类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正确价值观,也失去了人性的根本——同情心。
沸沸扬扬的“章莹颖案”还未了结,网上的论却令人发指:“女孩子为什么要去国外学习?”“一个女孩子竟然不矜持。”……为了科技进步,女孩子为什么不能国外交流?整个来龙去脉还没有厘清,这些网友,你们有什么资格进行人身攻击?章莹颖作为一个受害者,你们不去指责凶手,凭什么来对受害者指指点点?一个人最基本的同情心去哪里了?这些键盘侠们跳过了媒体和法官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审判席,把对真相的追踪变成了对受害者的审视,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指责受害者。《盗墓笔记》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不管是:“小悦悦事情”还是“章莹颖失踪案”,其本质都反映出了人心冷漠。颇有些“墙倒众人推”的意味。那么,一个失去同情心的人与计算机有什么区别?不过是空有皮囊的行尸走肉罢了。
事情的好坏是相互依存的,同样,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从另一个方面讲计算机一样的思考也代表了理性的思考。人作为一个情感化的动物存在,势必会在一些情况下释放出自己的同情心去悲悯万物。作官的不可以因为一时的心软就收下财物“替民办事”;老师不可以同情学生遭遇就篡改答案;父母不可以因为同情就让孩子无法无天……有时候,计算机一样的思考的存在就是为了压制心中的那份感性,不去犯下大错。
无论是计算机人性化,还是人类计算机化,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抑制这种发展,而是去改变它。人类可以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去除错误的价值观和不合适宜的同情心,何乐而不为呢?但更多的还是要改变机械化思考,不能让我们变得和计算机一样无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的结果也许就会是人性的泯灭。
海子说:“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姐姐。”而我要说:“今天,我不关心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我只关心你,人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灼于色,吾望人性,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