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责任 .拼搏 .坚持16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自豪,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是我发自肺腑之言,也是我毕生的理想追求。

我出生在群山环抱,道路弯曲曲,山头光秃秃的大山坞。记得六岁的时候,妈妈就用木炭为笔,石板为纸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骨气的人。”年幼的我虽不理解这句话蕴涵的意义,但已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一九八四年七月,我江西农业大学毕业,本应分配到上饶地区农业局。可妈妈噙着泪花对我说:“孩子,你真的要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城市去过舒适的日子?”是呀,我的生命是母亲给的,是故乡这片沃土滋养了我知识的“体魄”,充实了我理想的“空间”,使我从一个饥肠辘辘的土娃娃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我苦思着:男儿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子不嫌母丑”。我作出了人生的抉择:放弃留城,调回贫困的大山坞故乡当教师,为提高故乡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故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坚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奉献一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那么如何做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于是我拼命地从头学起,借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类书籍,拜师学艺,循序渐进地读写记,几乎是手不释卷,尽情地吮吸着智慧的琼浆,使自己尽快地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民教师。我不分昼夜,更没有什么休息日,把所有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我的拼搏,我的汗水,我的脚踏实地,终于换来了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年年名列全县前茅,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县文明班级,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03年8月,本人经组织选拔调进广丰县实验中学任教,面对新课题,新重任,本人一如既往地拼命勤学,参加《教育学》、《心理学》、高中教材教法考试、高中素质教育能力测试等皆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合格证书,获得了省教育厅授予的高中教师合格证书,成为了一名学校、社会公认,学生满意的高中教师。1988年元月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我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在那物欲横流的年代,有的人想拉我“下海”,有的人劝我改行从政,有的人邀我从事第二职业,可我总是淡然一笑地回答:“人各有志,岂能苟同。”育人甘奉心为土,登峰愿献骨作梯。选择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职业,我愿意一辈子的付出。有一次我得重病住院,学生们排着长队来医院看望我,从一双双充满祈盼和渴望的眼睛中让我悟出,学生们离不开我,可我也离不开学生,吊针拔了以后,不顾亲友和医师的阻拦,我又重返三尺讲台。每当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时,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因此,故乡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有一位腰缠万贯的同窗问我现在有何感受,我自豪地回答:“不悔今生穷教书,唯恐桃李未满枝。”

我常常总在思索着:假如我是一块核能,我该如何更深度地挖掘自己,才能为党为人民放出更多的能量。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持之以恒去做的。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我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钻研新课程、新教材,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始终认为:对于学生,要相信“孺子可教”,然后“因材施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得不好的教师” 。学生们都爱上我的课,都说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作业适量,负担轻,学生高考成绩显著。我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的充电,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最有价值。学生的热爱、褒奖,激励着我更加刻苦钻研,大胆探索,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向专家型教师目标迈进。《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上海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80多篇,其中,《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要对症下药》一文于2009年荣获国家教育部举办的“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 大型征文一等奖,该文于2009年3月19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学校应着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2010年6月《江西教育》管理版首页发表,并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已结题。

关爱“留守孩子”,深入研究、成功探索在新形势下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共产党人的应尽职责。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孩子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留守孩子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关爱一个留守孩子,为社会减轻一份负担。作为党员教师,理应要用实际行动,给予“留守孩子”父母般的温暖、家庭般的关爱,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健康生活,和正常孩子一样茁壮成长。我把内心的想法和妻子推心置腹地交谈后,妻子完全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每年我家都接纳了十几个留守孩子和我们共同一起生活,我和妻子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悉心照料,体贴入微。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方面,克尽已职,深入研究,撰写的论文《一个农村留守孩子的故事》获中国教育报编辑部三等奖,《缓期注册请慎行》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提高家教水平,为和谐社会培育新人》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壹等奖,《贯彻〈纲要〉精神,抓好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被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编辑部联合颁发的一等奖,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栏目发表。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7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构建和谐江西十大贡献人物” 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团省委、江西日报社授予“敬业奉献好青年” 荣誉称号。与时俱进,笔耕不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我对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祖国和人民给了教师崇高的荣誉和地位,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人民教师”的神圣称号呢?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呢?

当我为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到沾沾自喜时,胡总书记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提醒我,“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老妈妈知道后也严肃地对我说:“孩子,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在全教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一面镜子,你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向李四光、钱学森等无数革命先辈学习,有了理想和信念,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之拼搏的精神,还要有贵在坚持创新进取的精神啊!” 是啊,创新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追求就意味着每天有新的起点。

我要用行动回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既然我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理想和信念始终引领着我前进……”“我的生命就要再多一些坚强/多一些勇敢/多一些忍耐/多一些毫无私利的奉献精神。”我要用自己扎实的脚步,在平凡的岗位上刻写着对伟大母亲的赤诚,雕塑着人民教师的风骨和人格。把“小小的我”,融进浩荡的激流,用有限的时间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向着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进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