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长城伏在八达岭之上,向两边无尽地延伸,似乎永无终极。在烈日的照耀下,长城如一条盘踞着的巨龙,蜿蜿蜒蜒,闪烁着耀眼的金色光辉。
一种神圣感渐渐将我们笼罩。
终于站在了长城上,四周,青灰色的古砖、高高低低的高墙、由于战争而留下伤痕的石阶映入眼帘。扶墙缓步向上,长城这雄伟壮观的建筑,越来越清晰、完整地展现在眼前。
渐渐加快了脚步,向着前方的烽火台。不一会儿,衣服便已被汗水浸湿,粘在了身上,豆大的汗珠也从头上冒了出来。甩了甩头,拭去头上的汗,烽火台,就屹立在眼前。
一种安全感从它身上发出,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
像一个哨兵,我走人烽火台,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完全脱离了外界的炎热。从哨窗中望出去,眼前的八达岭,只剩下一片青绿,连绵无尽的海浪般不息的生命之绿和长城那古建筑特有的深邃的青绿混为一体,自然、人文同时也在其中交叉混合。
可谁又能想到这里本该拥有的颜色呢?
将士们带血的呐喊,铁马们悲长的嘶鸣,挥剑转身,如注的热血喷涌而出。匈奴们一波接一波地进攻,城上,将军圆瞪着怒目扶墙而立,军旗在他身旁猎猎作响……这里的颜色本是如血般鲜红,连年不绝的战争和鲜血将这里染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金戈铁马的年代里,将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心爱的家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长城下,不知深埋着多少年轻的英灵。
青灰色的石砖,似乎每一块都记载着它的历史,诉说着它的故事,不忍伤害它们,我轻轻地踏过每一块石砖,品味着它们独特的经历。
犹如走在一条时间长河上,从秦至今,长城一直坚守在此,岁月在它身上渐渐凝结,让后人们用心、用魂来轻轻触摸。
如此边走边想,又已过了几个烽火台,八达岭长城的制高点赫然出现了。
没有犹豫,当即把放慢的步调重新调快,继续前进。
终于,到了长城的制高点——第六个烽火台。到了此处,长城的面貌更为壮观了,像登天之梯般直通天际。“随阳雁落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是啊,心已沉浸于城中,自然不觉炎热,即便是烈日当头,又有何妨?
仿佛又见到了烽火台上冉冉升起的狼烟,苦得不止是征夫们啊。被秦始皇拉来修长城的苦力们,没日没夜地苦干,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是什么,最终累死在长城下?孟姜女哭了,天下又不知另有多少个孟姜女为累死在长城下的丈夫哭泣着。
长城,却无视了一切哭泣、议论、炫耀、贬低,千年如一,默默地守卫着边疆。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这儿也该会有几弦琵琶、几声羌笛吧,音色极美,与自然混合,夺人心魄,只可惜它们成了征夫、苦力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那它们也只好消失在北境的风雪之中,缭乱的边愁听不尽,唯独一轮高高的秋月映照着长城……
耳畔,又响起了将士的呐喊,铁马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