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很赞同他的说法。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因此,我认为开卷有益。
三国的吴蒙就是最好的例子。吴蒙是吴国的大将,屡建奇功,可他不爱看书。有一次,孙权派他到一个重要地点去防守,临别前告诉他:“你要多看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才能更高明。”吴蒙叹道:“唉~现在打战吃紧,哪有时间看兵法啊?”孙权非常生气,说: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还手不释卷,为什么就你没时间呢?“吴蒙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勤勉自学。最后做了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我们的毛主席也是我们的榜样。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读书能开发我们的智慧,读书能为我们指明道路,读书能调制我们的情操。
所以,开卷有益。不过不要读那些有害身心健康的书籍,因为那些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总之,开卷还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