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懂了爸爸(外一篇)1600字

2024-06-2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我眼里,父亲总是坏人。总在我最不愿做某事的时候,逼我做某事;总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给我以最沉重的打击;总在我最心烦的时候,无端地来我来向我“挑衅”。

当考试没考好的时候,爸爸就会在一旁唠叨,“平常叫你多多练习,不要临时抱佛脚,你就是不听……”他天天在外面应酬,连这家都不管了,还敢问我这些!妈妈给我做了多少练习,我做练习时,他在哪?

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家就像一个戏台,总有一个家长要当“黑脸”,另一个则当“红脸”。我想,我爸爸扮演的应该是“黑脸”吧。

就拿那一次来说吧。那天,我已学习到了深夜。窗外,万家灯火和酒楼的霓虹灯闪烁着,似乎在为我加油,似乎对我是深深地同情。爸爸从房间里出来,见我这么退了还在学习,便上前说:“都这么迟了,明天再做罢。”我说:“不行!今天的事怎么可以放到明天呢?”爸爸生气地说:“你看电视的时候都不会说这些!有本事你就别做!”我被激怒了,一把抓住作业本,撕了个粉碎。爸爸见了这些,脸色发青,嘴角直抽搐,不一会儿才气急败坏地到客厅拿了橡胶的跳绳,冲进房来,对着我猛地一抽!“啊—”我马上就倒在了地上,抱着腿直喊疼。“你以后还敢吗?”“不、不敢、不敢了……”我抽抽嗒嗒地说,爸爸这才回房去了。客厅里漆黑一片,只有我的房里亮着灯,留下一个在无声地哭泣的我。窗外,民宅己都熄了灯,只有几家酒楼楼顶还亮着的霓虹灯还在闪烁,似乎在陪着我无声地哭泣。

过了几天,我们的气都消了。爸爸轻声地问我:“现在知道错了没有?”“知、知道了。”然后,爸爸又提出要给我检查伤口,我顺从地翻开裤管,只见一条红红的“小道道”。“真是对不起!那天爸爸太生气了,可能下手太重了。请你原谅爸爸,好吗?”爸爸贴着我的耳朵说。我点点头。这件事就这么“私了”了……

可是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个疙瘩。

但就在那一天,我读懂了爸爸!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做完了作业,看起了我从各方搜集来的文章。突然,一个显眼的标题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读懂了爸爸》!我心头微微一震——文章说的是作者开始也很讨厌爸爸,但后来在一件生活小事中,发现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为自己所做的是那么多。从此,他便与父亲朋友一样地相处着。

掩卷沉思,小作者的经历与我是多么的相似,而他父亲为他所做的,我爸爸又似乎都为我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恍惚间全在眼前:那一个个下雨的傍晚,总能看见一双大手将雨衣往摩托后拽,他宁可淋湿自己,只为了不让我淋到雨;那一个个我奋斗着的夜晚,总能听见一个声音让母亲将电视声音关小,他宁可自己不得不紧盯着屏幕下方的小字,只为了给我一个良好的环境……

虽说爸爸是“黑脸”,可也不好演,“黑”得有个程度,不能“黑”得太“黑”,否则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他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对家怀有恨意;也不能“黑”得不够“黑”,否则孩子怎么会怕你、听你的呢?细细想想,爸爸这点做的好像还不错,他让我在生气之余,能有空间反思自己。

现在我还藏着那本撕破了的作业本,作为我的警钟。我与父亲还定了“约法三章”:他再不打我,我再不气他。

爸爸遵守了“约法三章”,极少打我,他在我眼中也不那么“黑”了,我们试着像朋友一样地相处着。

现在,爸爸的眼光依旧是那么严厉,但却隐约流露出一丝温馨,不是爸爸改变了许多,而是——我读懂了爸爸!

亲一起分享。

十年前的父亲,把我关在家中的仓库里:“你怎么这么苯,语文都会考0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仓库中我听到老鼠的叫声,吓得大哭大叫。

九年前的父亲,看着我“双百”的期末成绩单(二年级只考语文、数学两科),乐得呵呵笑:“嘿嘿,基因好啊!都是我遗传的!”气得母亲对他直瞪眼:“光有你顶个屁用,还不是我调教得好!”

八年前的父亲,站在游泳池边对我指指点点:“腿没打起来!你见过鱼游泳不摆尾巴的吗?!”

六年前的父亲,很惊讶地看着我:“什么?!你不学画画儿了,要学生物?!”

五年前的父亲,带着笔记本和我一起听起了生物课,看着我解剖盘里的死蝗虫,哆哆嗦嗦地握起了解剖刀……

三年前的父亲,恨铁不成钢地望着我:“又不学生物了?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两年前的父亲,盯着我由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的眼睛:“哺,丑小鸭变白天鹅了!”

一年前的父亲,在我的中考志愿表上毫不犹豫地填上了“福州一中”,说:“也别"择校"了,心里总感觉低人一等,要考,就要当正式生!”

我曾经在心里恨过父亲,恨他把我关在黑屋子里陪老鼠,恨他打屁股时从不留情。但当回首自己摇摇晃晃走过来的人生路时,我发现,我的脚印旁边,有另一双大脚印。这双脚印不曾代替或遮盖我的脚印,它只是陪伴着,或远或近,但从不曾离去。

后记:

写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就像从海绵中挤水一样,用力挤就怎么也挤不完,可若是不去注意,就好像什么都没有。我们歌颂母爱的伟大,我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却容易忽略我们生命中另一个最重要的人——父亲。其实父亲一样是无微不至的,一样是无私奉献的。记得父亲的鞋是46码,用母亲的话形容是“跟万吨巨轮似的”,每次和父亲一起散步,我总会听到鞋子落地时发出的踏实的脚步声。这给我的影响很大,大过母亲递来的一碗红枣花生汤,或是一件急需的外套。我从中认识到:走路,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不论是平坦的柏油马路还是崎岖的人生之路。我在成长,父亲却在衰老,记得隐地写过这样一段话:“衰老时候的爸爸就像一根草,可是在女儿心中,这根草,曾经就是一堵墙。”

父亲的话:

眼见着女儿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作为父亲,无疑感到莫大的幸福。将十六年来与父亲共同经历过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对于女儿,不也是一种人生感悟?想必读者能够体验到渗透其间的父女之爱。而爱,是最值得珍存的。 (刘 牛)

【点评】

人生中总有一些片段,或激动人心,或感人肺腑,成为人时时会忆及的美丽时刻。此文全篇各段皆以“……年前的父亲”为开头,将作者从小至今的往事串联起来,描述了生命中一个个动情的画面,将父女间的深情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愿每个读过此文的欣赏者,都能将这篇小作品当作表达你对父亲的爱的善意提醒,对他说声:“我爱你。”其实,无论父亲还是母亲,爱是他们对儿女唯一的语言。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