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镇平菩提寺1300字

2024-11-1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南阳市镇平县城北十三公里的杏花山东麓,是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古朴,环境清幽,风景奇丽的古刹。

它面临溪河,背依杏花山。由于整个山上广植杏树,因而得名“杏花山”。山脚下遍地桃梨树,每逢阳春三月,桃,杏,梨花争奇斗艳,香溢数里。幕春花谢时,山上山下,如铺锦绣,故有“杏花铺锦”之美称,被誉为“镇平八景”之冠。站在杏花山的山顶向下望,菩提寺便以它那古老幽雅的风格跳入游人的视野。相传在唐高宗永徽年间,一个被称作菩提祖师的和尚在此兴建了菩提寺。一千多年来,它以雄伟的筑和精美的艺术,展现在现代游人的眼前。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菩提寺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新得到修缮,以新的姿态吸引着众多游客。

沿着盘旋而上的公路,来到竹海茫茫的菩提崖,踏上四十九级石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寺门上那“菩提寺”三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寺门的南边是座鼓楼,但是上面大鼓已经荡然无存。鼓到哪儿去了呢?传说被风卷走了。寺门北面是座钟楼,钟楼里悬挂着明嘉靖年间铸造的古钟,重达一千余斤;钟楼上那座钟,好象还在回响着颤颤的余音。穿过月牙桥,步入寺门,向左转去,即见一口井,水清见底,且冬暖夏凉,清爽可口。更吸引人的是井周围的三棵参天柏树,笔直的杆,翠绿的叶,极为壮观。柏树旁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和一块磷峋的巨石,巨石上有的地方象猴头,有的地方象奔马,形态各异。正对着寺门的西面是弥勒宝殿,殿门上“慈颜颜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的对联,使人们身受教益。

推开门,便见殿中央放着一尊塑像,这就是弥勒佛。只见他坐在莲花宝座上,坦胸露乳,眯着眼睛,张着嘴巴,左手轻抚他那大肚皮,右手滚动着佛珠,一幅笑容可掬的样子。在他的周围是四大天王,有的圆睁怒目,有的静坐平视,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弥勒佛殿出来,沿石阶而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中央立着一座香炉,在阳光的照耀下,袅袅的紫烟腾空而起。在香炉的背面,摆着一块四四方方的石板,叫“融雪石”。据说,即是在大雪纷飞的的冬天,别处都是茫茫白雪,而融雪石上一片雪花都没有,非常有趣。院子北边有一棵玉兰树。院西北角卧着一只石龟,昂着头,咧着嘴,象在徐徐的爬行。香炉的正面西边就是大雄宝殿,踏进门槛,就可见众菩萨正襟危坐,个个表情和睦慈善,一双双眼睛炯炯有神,好象在接受众人的叩拜,从而赐给他们吉祥和幸福。走出大雄宝殿,向左就转入了地藏菩萨殿。只见地藏菩萨骑在狮子上,身披袈裟,手握如意珠,面带微笑望着众人。大雄宝殿后面就是藏经阁,里面收藏了许多经文典籍。

望着藏经阁的屋檐,一块块精美的木雕浮现在眼前,使人大开眼界。我们走出寺院向右便是龙山沟,向左便是虎山沟,山势巍峨,树木丛郁。虎崖下有盛产“水绣石”,游客们随手捡起一块,稍加修饰,就能放置水盆中制成盆景,既可美化居室,又可做为游寺纪念。听导游说:以前在寺前山脚下的塔湾,有30多座各种类型的砖塔和石塔,其建筑艺术,巧夺天工。可惜现在已见不到它的踪影了。菩提寺对研究佛教历史,对探讨建筑艺术都有重要价值。现在已成为镇平县著名的旅游景点。

没逢春秋两季,到此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诗词歌赋呢!这就是菩提寺----南阳盆地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它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英姿挺拔。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