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感叹9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再次拿起那本尘封已久的书,我的心中竟升起了几多惆怅。

那是一本诗词。记载了华夏五千年的有名作家的著作。翻开一页,扑面而来的古朴韵味弥漫着我,只可惜,已泛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代天骄屈原,置身于汩罗江畔,感叹着。社会的腐朽迂回,并没有沾染屈原半毫,在这种肮脏的环境下,屈原保持着一颗洁白纯净的心灵,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感叹、依念与遗憾,缓缓闭上双眼,纵身一跃,跳进了江中。在这样一个冷清的黄昏,成了天地中最美的一道景色……

惨白的月光照射在江面,给江面渡上了一层幽幽的白光,看上去是那样凄凉、狰狞……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对屈原那种想替国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遭遇感到惋惜。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女词人李清照躺在靠椅上,回忆着……

想当年在易安之时,是多么风光,和丈夫照着皎洁的明月,吟酒作词。举杯在月光中对碰,发出清脆响声,一饮而尽。而到了晚年,又是多么地落魄、狼狈,头发随意地披散在背后,嘴巴张了张,发出无声的呢喃,一行清泪随着脸颊流淌而下……

李清照晚年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声声慢》写出了她的凄婉、消极、无聊等情绪。我不禁想起了她的悲惨遭遇。难受地摇了摇头,心中暗暗叹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旷达的胸襟让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当众人在争夺名利之时,范仲淹洁身自好,清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阅读着书。

累了,推开门,走下石梯,脚掌冰凉冰凉。月光洒在范仲淹身上,为他舒解疲劳。微风阵阵,吹拂在宽袍。抖掉身上的污秽,范仲淹惬意地闭上眼睛,享受着……

我抓抓后脑勺,思索到,看来我也得向范仲淹一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了。

缓缓合上书本,心里思索着:文人墨客皆是身心宽广,不让尘世的秽浊污着了自己。屈原如此,李清照如此,范仲淹如此,我是不是也该如此?

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伟大理想,有的实现,有的却还不能完成夙愿,这和他们生活的时代相关。我思忖着,现今时代社会日新月异,现在当务之急是好好学习,日后才能大展宏图,尽力为祖国出一份力!

抚摸着书本,将它捧在怀中,夕阳的余晖洒在书上、我身上,显得格外明亮、耀眼……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