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少年梦11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不知鼓舞了几代人。从任公放声吟咏到而今,已历经百年,中国走过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走过了三大改造、大跃进、十年文革;走过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百余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间荡涤了过往,泱泱中华走出了积贫积弱,翻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是的,中国崛起了。

崛起在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中,崛起在少年郭若沫“攀桂步蟾,必定有我”的壮语中,崛起在少年毛泽东“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誓言中。然而,今日书声琅琅,还有谁在树立着建设祖国的梦想?今日的中国,太安逸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带给我们崇高的气节品德,同时也把中国人的忍性推向巅峰。过度的两极分化没有造成示威、游行,没有造成混乱。

可是少年人在两极分化中受尽了苦楚:富家子弟不学无术,坐吃山空,于是成了纨绔;穷人孩子自暴自弃,生娃放羊,于是与流民成了一丘之貉;中产之子为了改变命运,抛头洒血,拼命赚钱。于是抛弃了国,只顾了家,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国之大爱,也便没有了希望。于是中国思想的痼疾便显露出来了:“好依傍”与“名实混淆”;于是各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不文明如杂草蔓生。可是,苍冥有眼,历史无情。十年文革的阴影依旧笼罩,少年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大爱,那么国将焉附?成为“红工兵小将”的少年,又怎么不会掀起十年的腥风血雨?毕竟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今日中国的希望仍然是少年,少年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中国梦就是少年有梦。只有少年有梦,“建设小康社会”,“赶超英美”的梦才不是空。

然而,也曾听到才子能人抱怨现行之教育制度的,诚然,中国现行之教育存在太多的不合理,但是否知道,三十年前的今天能参加高考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时值今日,身处战乱的中东民众仍然流离失所;沐浴着枪林弹雨的阿富汗、伊朗的孩子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平均每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活超不过五岁!试想,那些孩子的眼睛该是多么的无助!即便在中国,也有很多孩子顶着烈日、风雪苦读、念书。“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中国少年之希望渺茫,不在教育制度,只在人心。读书太不容易,真该好好珍惜。教育制度没有阻碍少年人的梦想,是安逸造成了少年人的钝化!西方一位哲学家曾说:大脑无所事事,就会胡思乱想。

即便中国教育制度不合理,只要我们有心,我们有梦想,难道我们改变不了它吗?此制度哪能猛然改变,一蹴而就?我们读了十五六年的书,只多了些骄矜与傲惯,带来浮肿的心灵。中产家庭的少年把自己的梦想,定位在家庭、前途,这不是梦,不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国之梦、民族之梦。

地位、金钱比不了国家的繁荣、振兴。国衰了,国亡了,只怕再繁华的富人也会成为“脉脉争新宠,申申詈故夫”的羊皇后了。天下兴亡,匹夫之责,改动一字,怕是能反映出中国梦的实质了。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