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后感5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我翻开了《童年》,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读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那种腐败,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美好!我们现在丰衣足食,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呢!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里没有仇恨,没有贪婪,没有乖戾,更没有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因而我们的童年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但假如我们生活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会认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吗?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浪费时间实在是天大的错误。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是成功的秘诀”。我们现在有如此好的环境,是多么难得呀!所以我们不是更应该去努力吗?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屠格涅夫说过:“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学会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