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10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老家什么时候换的水泥路啊?我记得以前我来的时候是土石路啊”

“应该是不久前吧,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汽车了,车辆行驶在土石路多颠簸啊。”

“看着路旁郁郁葱葱树木,比看原来的大石块舒服多了。”

“谁说不是呢!”

我和爸爸一路欢声笑语回到了老家的老房屋前。

其实,乡里的其他人都盖起了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就只剩下我们这一座,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住在这的长辈们说住惯了,有钱还不如吃点好的呢,所以,这种红砖瓦的老楼,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爸爸一回去就跟其他长辈们捞家常,泡茶,而我呢,立刻跑到了那棵百年大榕那,坐在旁边的石凳上乘凉。过了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坐在我旁边,再次跟我讲起了他以前的故事,虽然听了两三遍,不过,故事依旧是那么的富有魅力,使我能不厌其烦的听下去……

“30年前,爸爸可没你们这么命好,穿着补丁的衣服去上学,经常是捡一些大哥哥退下来的旧衣裳,奶奶当时只给我买了一个军用的书包,书本的墨油香显得都特别珍贵,一个月吃不上一次肉,什么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只能勒紧肚皮过生活,更谈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住的是比你现在看到的老楼还要破的砖瓦房,上中学时家里才勉强有一部红棉牌的自行车,让爸爸往返于海沧灌口两地。记得啊,爸爸最喜欢的节日还是春节,不仅有肉吃,还有新衣服,不过一年只有一次,所以只有盼啊盼啊……”

爸爸仔细的讲着,我也不敢怠慢,把我现在的所见所闻的跟爸爸讲的对比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是五层的红砖琉璃瓦,许多家庭还有小轿车,家乡还拥有图书室,休闲公园,运动器材,耕田已经不在是主要的工作,许多年轻人到外面打工,有的人还从事第三产业,包括开辟农村特色的农家游、海上游。吃的,住的,穿的也不比城里的差,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农民都改为了居民。社区生活风风火火,很多农家妇女都练起了瑜伽、健身操这类的运动,村里建起了篮球场,夜晚村里的文化室也灯火通明……

爸爸的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这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啊,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城市的繁荣,人口的增长,并没有使这临海小岛变得冷漠,反而还变得更加热络,更加和谐起来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老家也是受益者之一啊。”

不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要感谢邓小平爷爷带来党的好政策,也要感谢勤劳勇敢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是他们,成就了我们这一代“天天鱼肉菜,晚晚笑语声”的生活。

愿我的家乡同美丽的厦门一同发展,过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书读的小康生活。现在,我的任务是努力学习,将来争做一名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为繁荣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出我的力量!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