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小记者13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您好!我是城南小学的小记者,我能采访您几个问题吗?”

如果您正漫步在拦街福活动现场,看到一个小女孩,她高高的个子,梳着一条马尾辫,白皙的脸上带着微笑,正彬彬有礼地采访着各色人等,说不定,那就是我呢! 3月24日下午,我第一次以小记者的身份,在拦街福进行现场采访活动。

穿上整齐的校服,戴上印有小记者标志的帽子,胸前挂着采访证,呵,可真神气!刚开始,同学们自信满满,认为我们肯定是今天拦街福现场亮丽的主角!可一到现场,看到眼花缭乱的展品和摩肩接踵的人群,大家顿时傻眼了——我们像被无数大树淹没在森林里的小草,根本没人注意!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知所措了。

正在慌乱之时,一位叔叔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像是拦街福的工作人员,穿着一身制服,手里拿着一叠宣传单。叔叔看上去很和蔼,我打定主意,就从这个叔叔开始!可是,怎么开始采访呢?问什么问题才好?万一他不理睬我,我该多没面子啊?我又踌躇了。咳,先不管这么多了,我鼓起勇气,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叔叔,您好!我是城南小学的小记者,今天来采访拦街福活动,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叔叔会回绝我,但出乎我的意料,叔叔非常热情,笑着说:“当然可以!”我立马松了口气,心情也不那么紧张了,问题一下子就从嘴里蹦了出来:“叔叔,您知道拦街福的来历吗?”“小朋友,你算问对人了!”叔叔笑着说,“拦街福是我们温州特有的民俗活动,寓意是拦住每年才来人间一次的各路神仙,把福气拦到我们这里来。拦街福习俗从清代开始盛行,有扎花门、张布幔、踩高跷、猜灯谜等等活动……”

我边认真听着叔叔的话,边用笔快速地记着关键词。同学们看我的第一次采访如此顺利,胆子也大了起来,于是都纷纷寻找对象开始采访了。

我顺着人流,来到了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位前,瓯塑、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竹编等温州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我被鲜艳、逼真的米塑吸引住了。米塑展位里面摆放着很多展品,鱼头、烤鸭、蝤蠓……仿佛刚出锅,还热气腾腾呢,分明就是诱人的美味菜肴,哪里看得出这竟然是用米粉做的!

我走上前,问展位里的老师傅:“阿公,您能不能一边接受我的采访,一边现场给我们表演一段?”“好啊,那我做一个你们小朋友最喜欢的孙悟空吧。”阿公乐呵呵地说。我兴趣十足地看着阿公表演,问:“阿公,米塑只有我们温州有吗?它的制作过程您能说一说吗?”“是啊,米塑是温州独有的民俗工艺,与北方的面塑一道被称为食品塑作工艺的双绝。它是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并加入多种色彩精制的工艺品。” 我又好奇地问:“那您做了多少年了?”阿公笑眯眯地说:“我从七岁开始学,已经做了五十三年了。”“哇!”我惊呆了,“您做了这么长时间?”“呵呵,小朋友,你要记住,学任何一门手艺,要想学得精,都要付出时间和心血。你看看,我做的孙悟空好看吗?”虽然在说话,可阿公手上并没有停止动作,须臾间,阿公已经做好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孙悟空。只见他身穿虎皮裙,头戴黄金箍,手拿金箍棒,好一个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围观的人们不禁热烈地鼓起掌来。

……

傍晚时分,我们带着满满的喜悦结束了采访。

第一次当小记者,感受颇多: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且,也体会到了记者工作的辛苦和不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知行结合,以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记者!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