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方志敏烈士陵园扫墓700字

2024-06-0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清明节快到了,我和全校师生一起去方志敏烈士陵园扫墓。

一进大门,路旁两排笔直的松柏郁郁葱葱,再向前走远远看见一座方志敏烈士的塑像,巍然矗立着,周围摆满了花圈和鲜花。

各校的学生、少先队员等许多人都参加了纪念活动,我也将带来的鲜花放在了纪念碑前。

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到了之后,我们都会纷纷赶回家乡去拜忌一些以死去的故人。我们往往会买些纸钱啊或者纸做的家具和食物啊送给他(她)们,并且还会烧香,烧银宝。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他非常伤心。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今天都禁止生火烤食吃,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补充,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当我读到"介子推不惜割下腿上的一块肉给晋文公充饥时"我觉得在清明节祭拜介子推是人们都应该做的事。介子推因为不让晋文公饿死,不惜割下身上的肉给他充饥。如果晋文公没有这块肉的话,那我相信他活不到回晋国,也不会成为皇帝。

我想学习他那为人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希望大家可以为班级不求回报的风奉献自己的力量。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