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那人,那校700字

2024-05-1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都说听雨容易引人深思,我想是的,一场细雨,一张木桌,一杯咖啡,该是多么舒适浪漫的场景。捧一本小说,品一口咖啡,思绪却早已随着咖啡的袅袅香气飘远,飘到了几百年前,那个有他的时代。

他生于江苏,生父早亡,母亲带着只有两岁还未曾记事的他改嫁河南一姓朱的富户,从此,他改姓朱生活。朱家是大户,他本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家过少爷的活,然而他却不罕。为了砺志,他独自去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风诵,给僧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生活清贫,早间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咸菜匆匆吃过后便继续学习。于是后世便对他有了“断粥划齑”的美誉。试问,这样乐于清贫的情怀几人能有?

在知道朱父并非自己的生父时,他悲愤、愤慨,毅然挥泪与母告别,自此,踏上漫漫求学之路。

二十三岁,他进入国子监,经过年少时期的磨砺,他在国子监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很充实快乐。他一心学习,终于在数年之年考中进士出仕为官。

他后来的人生,多半人是知道的,试图改革,仕途不顺,遭人诋毁,几度贬谪。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却从未有过消极。他仍心系天下,高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乐”二字而闻名驻足于世间。

他,范仲淹,一个镌刻于澧县一中历史上的名字,给了我怎样的震撼啊!洗墨池、后乐亭、文正楼,无一不是为他而建。有人说,范仲淹于澧县一中只不过是一个路人甲,我不清楚,也不想评说,然而范仲淹在澧县一中的地位,是人人皆知的,一中学子对范仲淹的敬重也是溢于言表的,这就够了。

横亘了几百年,隔了几个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我却还是爱他,爱他的才,他的勇,他的胸襟,他的气度。如今,我身临澧县一中,这个充满了他的气息的地方,叫我怎能不欢喜、不雀跃?

我还是爱,爱那个盘踞在我心上长达数年之久的人,爱那所使我萦绕了三年的学府——澧县一中。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