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15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一: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并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小康的内涵在不断丰富。这丰富的背后,是我们党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呼声的自觉与担当。毫无疑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之下,单兵突进的方法论需要调整,一美遮百丑的心态也需要调整,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要重。

全面小康之全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群和地域上的全面,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成为工作重中之重,先富带动后富的方针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二是领域上的全面,从主要侧重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哪一方面都不能落下。对照这一要求,不足之处就是攻坚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担当,补短板则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法论。按照部署,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在补齐短板上持续发力,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二: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我们目前的目标是力争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两倍,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幸福,我们要懂得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去实现中国梦。

发展固然重要,但民族团结,民族精神同样也重要。我国很明确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精神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伟大复兴。

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就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又如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再如

在2008年抗震救灾行动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就让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社会上大力提倡民族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让我们又向中国梦迈进了一步。我的中国梦优秀10篇,大学版。

当代中国的每一位中学生,应立志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激励人们报效祖国的古训是许多有志之士的座右铭,也是当代中国光大少年的心声,思考怎样规划人生,立志成才,进行理智的选择,以才干和责任塑造自己的辉煌人生,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一个梦。而这一崇高的梦,将有我们这一代人来实现。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