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舍的笔下,北京的春节跃然纸上,热闹非凡。而我们潮汕的除夕,一点也不亚于北京的春节。
除夕从腊月十五就开始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清洗干净,称为“采囤”。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制作各形各式的?品,以备过年用。
除夕一到,就相当于迎来了一个高潮。除夕这一天除了要祭祀祖先外,还要祭神。例如,在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将,米缸倒满米,供上两个大柑橘,这就是拜米罐。
拜过神后,就该到男人们忙碌了。每当这个时侯,男人们都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春联撕下来,糊上胶水,轻手轻脚地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春联,在潮汕俗称门符。而贴春联也有学问。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外,还要贴“福”字。近年来才有人家学习北方把福倒贴过来。而“福”字倒贴的习俗,其中还蕴含着一个民间故事。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亲王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了。恭亲王福晋看了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见事不妙,怕牵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一听,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遂赏管家和仆人各五十两银子。自此,倒贴“福”字的习俗从王府传到民间。潮语“倒”与“到”并不谐音,故潮汕地区以往无倒贴“福”字习俗,是改革开放后之后从北方引入的。
忙完了该忙的习俗,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起了团圆饭。吃团圆饭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身体健康长寿。在吃团圆饭之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吃团圆饭的别称也叫围炉,这不正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散的凝聚力吗?
围炉过后,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随后,一家人团聚在灯前炉旁,看着联欢晚会,一直到十二点。这也叫守岁。
如若你来到潮汕过除夕,又怎能不感叹除夕的丰富多彩,又怎能不认为潮汕的春节不亚于北京的春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