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1200字

2024-06-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一个偏远的农村,近几年,村里家家户户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好了,都特别注重过年。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算好日子杀年猪了,今天这家杀,明天那家杀。谁家杀猪,那可算是一件大事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们都要来帮忙。

从天刚拂晓,主人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杀猪的、切肉的、煮肉的、做饭的……中午时分,香喷喷的“杀猪饭”摆上了桌,大家大口大口地咀嚼着可口的饭菜,席间,人们谈笑风生,彼此邀请着到自家杀年猪时来做客。“杀猪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菜——“酸菜煮猪血”,这可是一道不常见的菜:开胃、驱寒、润肺,在我们农村,只有杀年猪时才能有口福享受得到。一年当中,最忙的要算大年三十这一天,也是忙得最开心的一天,全家人从清早起来,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开始手忙脚乱:贴对联、贴门神、杀鸡、宰鱼、炖肉……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家家的对联都是请村里会写毛笔字的那几个人写,现在,日子好了,人们都到集市上去买,选择的余地也多,可劲儿地挑。

贴对联这种轻巧活当然要交给我们这些对过年望眼欲穿的小孩们了,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得十分仔细:先把去年的旧对联全撕下来,实在撕不下的就用刀片铲,一丁点儿旧纸片也不让留在上面。清除工作做完后,我们便依照父母的吩咐,将新买来的对联对号入座。贴对联可是个细活,若不认真,是会闹笑话的。记得去年,我将猪圈门上的对联“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贴到了我家的正房门口。

还好,父亲在我正贴横批时及时发现,让我这小马虎“悬崖勒马”,没有酿成大错,否则,又该贻笑大方了。忙活了一天,年庚饭总算做好了,看着满桌子的饕餮盛宴,我禁不住口水直流。但再饿再馋也得强忍着,因为这顿盛宴要先祭祖,也就是“供饭”。大人们把猪脚、猪头以及做好的饭菜盛到八仙桌上,抬进堂屋里,先面对堂屋大门,方向朝外,开始祭天地,蜡烛、香、纸钱一一备好,家里人按辈分由大到小依次磕三个头,之后,将八仙桌移到“家神”面前,方向朝着“家神”,重复前面的程序。

祭祖完毕是“泼水饭”,老人将桌上的每一种菜都用手掐上一点,加上点米饭和水搅拌在一起,泼到院子里,同时嘴里还要念念有词,意思就是让那些孤魂野鬼们来吃吧,吃了就不要来叨扰了。做完这一切之后,就开始放鞭炮,放鞭炮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吓唬那些牛鬼蛇神们,另一个就是告诉乡邻们——我家开年夜饭喽!吃年夜饭是最有讲究的,首先要先吃葱,意味着来年聪明,接着吃蒜,意示来年有算计,接着是吃长菜,就是用白开水煮的不用切断的白菜,意为长吃常有。之后,我们才能随意吃。

享受完年夜饭,接下来就是我们小孩子最期待的时刻来临了——发压岁钱,我和妹妹每年都能从父母哪儿得到20至50不等的压岁钱,这些钱完全属于我们,我们可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糖果,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心里比蜜还甜。夜越来越深了,父亲可不能睡,因为他要守夜,要守到凌晨两点才能休息,而我们,把压岁钱放到枕头下压着,将新买的过年衣折好放到枕头边上,喜喜地钻进暖和的被子里,等待着做一个香甜的梦呢!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