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下文字和Gloria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在这个初冬的清晨忽然有了一些不着边际的感慨,自以为初冬轶事这四字贴切得很,但若要拿来用,却要向Gloria问一句好。
——关于初冬轶事
父亲早早便叫我起床。
说早也不早了。七八点钟,平时已经结束早自习开始上课。若是在老家,这个钟头奶奶早已从小山头脚下的市集里归家,手里头攥着的事情琐碎繁多,忙忙碌碌。只是对于我这种周末上午10点补习便要睡到9点过的人来说,仍是天光清淡睡眼惺忪。
不记得从何时起便再没有规规矩矩吃过早餐。平时用干瘪的面包饼干骗骗肚子,味道寡淡却也没有什么不妥。待遇好的时候(外婆在家,或是母亲起早)或能捧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塞几口蛋黄煎饼或者红糖馅饼。彼时不觉,如今回想起来倒甚是怀念从前安安静静坐在餐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清晨时光,慵懒而绵长。
父亲带我去巷子里那家早餐铺。我仍记得那对中年夫妻包的饺子,白白嫩嫩温润饱满。饺子在记忆里鲜活得如一尾鱼在腻白瓷盘里蹦跶,渐渐和眼下的这一盘满满的新生儿重影。
父亲热衷于搜寻这样的小地方,寻到以后极惊喜地与我和母亲分享。更早以前是一对老夫妇开的粉面馆,后来他们家里添了一张嗷嗷待哺的嘴,忙于照看小孙子而断了生意。然后父亲寻到了这家饺子铺,向我大力推荐,仿佛被人家委以广而告之的重任。我和父亲的口味原是相似的,那段时间我们每天早晨都乐此不疲地奔向白白胖胖的饺子。
对于我和父亲的热衷,母亲极是不解。她的味蕾好像就是和我们不一样。有次她好奇,跟着我们去尝了一回,颇有几分不屑地说,好像也不怎么样嘛,怎么你们就百吃不厌啊。我和父亲也不说什么,只是相视而笑。
后来母亲跟我说,她不怎么愿意去巷子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道巷子里有个被病症毁了容貌的男子。大概是由于血管瘤一类的东西,面上臃肿,呈紫红色。我的的确确亲眼见到了,抛开所谓恻隐之心不谈,冷静描摹的话——其实有点像八戒。
唉,如果他夜里出门,在这种狭长小巷里,准是要吓到人家的。母亲这样轻轻叹道。我还记得母亲当时的表情,一种微妙的同情与忌讳交织。
在这个清晨,这片跨越了一段不短的时光之后再次难得地铺洒在这条小巷的清晨光景,我又见到他。他站在路边,和几个街邻闲谈,看上去悠然自得。奇异的面貌并没有使他和周围隔阂,他依然生活着。不管经历了什么,生活仍要继续。有时候别人的同情和畏惧其实并不能对一个人的生命产生多大影响。别人以何种眼光看你,归根结底那也是别人的事情。而同情一个人,实际上并不知道他的生活究竟是否卑微到需要同情的地步。我们推断一个人,有时候也不过靠一面之缘和无端臆测。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时光在小巷里缓缓铺展,仿佛宣纸上的墨渍悠悠洇开。初冬早晨特有的清冷气息雾一般笼罩下来,还带了一股隐约嗅得到的淡淡年味。临街的人家生活波澜不惊,柴米油盐闲俗市井。大敞了家门,迎进一片生意买卖的喧闹声。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早餐,闲聊。有户人家的妇人搬了板凳坐在家门口洗衣服,听见年幼女童从屋里奔出来,扭过头去询问功课是否完成。女童撇着嘴回了一句什么,妇人微微着了恼,骂了她几句,却也是带了亲昵嗔怪的意味。墙角拴着一只幼犬,挤出猫一样尖细的叫声,正试图挣脱绳子以占领一片更宽广的嬉耍乐土。对它来说,即使只是往外迈上一小步,也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身处小巷,竟仿佛回到奶奶长久生活着的那座小山头。日光温良,岁月静好。
饺子还没上桌时,父亲轻车熟路地走到一角,捞起不锈钢大锅里的汤勺。似是习惯性地询问我,要汤么。我下意识答,好。当时只是想着,气温这么低,若是有一碗散发氤氲热气的排骨汤,暖暖手,妥帖地落进胃里,一路上绵延留下饱胀温热感,倒也不错。过后却记起,我从前却是不爱这温度的。它总让我联想到散步这种彼时我以为仅属于老年人的迟钝习惯,身披初冬晨曦,垂垂老矣步履蹒跚。
幼时的我极不好照管。挑食,爱吃的菜色,或者说乐于接受的食物,一只手就能数得完。稍长大一点了,外婆越发为此头疼。父亲当时只是说,饮食习惯其实和年龄有那么一点关系,待到她慢慢长大了,现在抵触的食物也渐渐会接受的。
不管是那时还是现在,对这论调我都深以为然。父亲说,他一路成长过来也是如此。从前不待见的苦瓜盐菜之类,如今觉得分外美味——现在演变成为我所不喜。
尽管我一直都觉得那是对的,但如今当我意识到我渐渐将那些曾经自动屏蔽的名词纳入菜单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如果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那这成长到来得太快,太让人措手不及了——尽管我一直期盼着成长,但其实我们都还没有做好长大的准备。
也许这才是成长。
离开小巷的时候,我只觉恍若隔世。在这里消散的一缕遐思,仿佛只是庸庸浮世中的一个梦境。梦醒了,在心上留下浅浅淡淡的印记——却也仿佛仅是如此而已。
这样的时光,于此时的我们来说当真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