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 书记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定岗定编的过场。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共同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没了。
为了解决收入问题,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部门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让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领导。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矛盾。但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于是各部门开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相互打分。
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等部门。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部门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部召开了N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命令。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并成立监察室,专门监督这些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