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7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岁月的粘豆包》

今天,忽想起家乡过年吃粘豆包的风俗,不禁感叹:十几年,我竟从未注意过脚下的这片土地!我的回忆被打开,化成家乡的粘豆包。

儿时,我像个无忧无虑的精灵。过年前后,外婆开始制作粘豆包,我常站在小凳上,看着外婆的双手飞快的舞蹈,不一会,一个粘豆包就“横空出世”了。我呆呆地看着,不亦乐乎。和馅时,一颗颗红豆在窗外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如同红红的火苗。我伸出手,拈一指散落在面板上的白糖,一舔,甜意蔓延。母亲和外婆似乎没发觉,我在心中暗自庆幸。

那时,蘸着白糖的粘豆包好像洁白的栀子花,在唇齿中盛开。

东北的粘豆包常在春节前后做,天气寒冷啊!把做好的粘豆包往窗外一放,便冻得结结实实。过年了,家人将粘豆包装进盘中,我便蘸着白糖,小口小口的啃着。粘豆包和汤圆大小差不多,一咬,粘粘的甜甜的味道让人留恋。即使只能吃上三两天,但那甜腻的香味也在我口中久久不能散去。

那时,粘豆包如转瞬即逝的烟花,匆匆而过。

后来,我开始学习做粘豆包,问父母,查网络……最后,外婆笑呵呵地告诉我:“先把红豆泡上,泡好再进锅煮;然后将糯米和玉米面在盆里混好,加酵母和面;再把煮完的红豆放碗里,加上果干和白糖,调好馅;最后把和好的面揪成小块包上馅,放蒸屉的油纸上,蒸二十分钟就好啦!”

我开始练习,几经辗转,粘豆包终于在热气腾腾中诞生了。那一刻,我似乎成为一个农家的女孩,身边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江南的鸟语花香,只有东北的金色麦浪和粘豆包。我曾习惯于品味“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安逸,却没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繁忙。如今,我好像有了些体会。

现在,粘豆包是一枝凌寒的梅花,傲于枝头,也在我心头摇曳。

我想用岁月煮一壶酒,敬当年沾沾自喜的小聪明,敬过去开怀甜美的味道,敬现在用青涩一点点换来的轻狂,敬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又热气腾腾的粘豆包。

家乡的粘豆包如繁花缝进灵魂,一如栀子花的清香、易冷的烟花、傲岸的梅花……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