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绩来自实干主题演讲稿201716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实干结果,必须要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表明,以实绩来检验。

实绩来自实干主题演讲稿一

同志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所在。今天,无论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还是个人奋斗的“小目标”,都要靠埋头实干。纸上谈兵、光说不练,推动不了发展。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更是贻害无穷。

江苏发展的成就,就是靠实干赢得的。江苏的发展、江苏的干部有个鲜明特点就是“实”。江苏素有兴办实业的传统,实体经济发达;江苏人的性格低调务实,干部勤勉踏实。如今,奋力实现“两聚一高”宏伟蓝图,同样需要实干。我们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做事上,把力气和功夫花在做事上,以实干成就“锦绣文章”。

实干,要干在实处。干在实处,就要明晰“大小之辨”。有些领导干部只想做“大事”。事实上,有些事情看起来不起眼,但牵涉面大,影响的是大局。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小事”,群众从中看到干部的形象,看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是“大事”。干在实处,领导干部要甘于做“小事”。从群众的视角看,这些小事都是他们切身利益所在,甚至是生活中急需跨越的“坎”。领导干部要从群众欢迎的小事抓起,多做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困的好事实事,在解决群众生活小事中做好执政为民的大文章。

实干,要拿出实招。“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细求实,抓住细节,解决具体问题。实现目标任务,要注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和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实施项目化推进,任务与责任都要明确到人,不折不扣落实下去;出台政策举措,要分条线细化实化具体化,注意分类指导,增强政策针对性,不能一个药方治百病。另外,我们倡导实干苦干,不是呆干蛮干。做事不能局限在既有模式、思维框架中,用老套路分析新情况,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领导干部要把视野和思路打得更开,想出有创造性的新办法来,拿出能破解难题的新招数来。

实干,要干出实效。什么是实效?不能光看领导评价、统计数字,关键看群众的感受、是不是真正得益受惠。领导干部做事,需要激情与冲劲,但也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大干快上”冲指标,虚火很旺;一门心思谋“出彩”,追求轰动效应。领导干部要有恒心和韧劲,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不追求显性政绩,而是甘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勇于去解决一些别人没有解决好的疑难问题。惟其如此,实干才能真正干出实效,干出不含水分的实绩。

实绩来自实干主题演讲稿二

同志们:

如何把国家和省重大部署在镇江具体化,实现精准落地?怎样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4月1日,市委书记惠建林听取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向与会同志提出“发展三问”,要求以实干实绩作好回答,扎实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

市发改、经信、商务、科技、统计等10个部门汇报了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惠建林一边听一边就工业投资、储能技术等一些具体的“关注点”,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交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结构性分析、掌握实情。惠建林对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趋优的态势给予肯定,要求高度重视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就如何抓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惠建林希望全市各级重点回答好三道“思考题”。

当前,国家和省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部署,如何具体化落实,真正落地见效?惠建林指出,对镇江面临的叠加机遇,不能停留于概念,要努力争取,扎扎实实地抓,开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新境界,尤其要加强生产力布局、项目选择等源头把关,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传承好,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

镇江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特别重要。怎样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惠建林强调,要深刻认识区域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项工作做得好一些、一个项目落得实一点,就能积跬步至千里,积小胜为大胜,从量变到质变。无论是上项目、抓产业,还是抓城建、惠民生,都不能光看数字,要看结果、看贡献度。要切实加强绩效考核,引导各级干部用心做正确的事、善于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以实干创实绩。

发展环境是城市竞争力所在。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惠建林指出,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市场规律,讲求政府诚信,提升服务效能,是发展环境的基本要素。要对标先进地区,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补好短板,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厚植发展优势,让投资者、创业者、企业家和广大群众更有获得感。

实绩来自实干主题演讲稿三

同志们: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部署。现在,方向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就是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知难而进,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务实行动,推动经济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知难而进,首先要解决“怎么看”的认识论问题。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尽管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积累的矛盾和风险很多,必须爬坡过坎,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突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治理能力高度认同,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主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无论是国内经济形势,还是国际战略态势,总体上都对我们有利。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绝不会一帆风顺。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进入现代化。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是面对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就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坚持实现共享发展不动摇,在推动发展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好体现和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知难而进,也要解决“怎么办”的方法论问题。这次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的要求,明确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就要把思想、行动、工作重点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增强定力、巩固成果、乘势而上。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制定政策要充分估计最坏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工作确保不出现最坏的情景,坚决守住金融风险、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底线,做到做事有度、处事有方。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制度优势,有宏观调控的充足工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能,把这些优势用足用好,我们就能闯关夺隘、一路向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句话。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抓住想干事、敢干事两个关键点,改变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的逆向激励,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真正把干事创业、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干部使用提拔起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面对错综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任务,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知难而进,朝着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