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端午节500字

2024-06-2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等。还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脚踝上,据说可以用来避邪。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我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粽子是我的最爱,端午节里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包粽子。

每年的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有粽叶、糯米、枣子、花生、红糖、芝麻和各种味道的肉馅。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后,我们就可以开工了,首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调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锥形。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形。

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的就是揉成一团球。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原来粽子的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我想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一小时后,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从锅里飘出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在漫长的等待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开盖子察看情况。

粽子终于煮熟了,我迫不急待的吃了起来。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