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呼呼的刮着,卷起了地上的沙尘,倾耳细听,没有了往日的潺潺流水声,也没有了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没有了鸟语蛙鸣。
一位年轻的母亲坐在炉子旁,正愁着用什么下锅,家里已没有什么粮食,也找不到一滴生命只水。目光穿过窗户,凝视着门前的母亲河,没有一棵树,一丛草,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穿越,干涸的母亲河像沙漠一样苍凉。
可是记忆中的母亲河是碧绿的。流淌着全村的希望,是一条“游鱼细石”“鳞浪层层”的生命之河。
成人们伴着这青山绿水,和着这蛙鸣,减少可干农活的辛苦与劳累;妇女们哼着小调洗衣做饭;孩子们三三两两,大一点的背着竹筐,弯着背,站在小水沟里挖泥鳅,小一点的,就在和的浅滩上你追我赶的打水仗。真的一番美丽的景象!
后来,村里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那里来?人们拼命向母亲河要水。几年时间,大肆砍伐,各种工厂沿江而建,在母亲河域修筑水库,任意开渠引水,盲目建堤截水。终于,母亲河干了。周边生态环境恶化,草本植物成片枯死,葱翠的树木没有了。
母亲河消失了。
“妈妈我口渴,我要喝水!呜呜呜……”
母亲像从噩梦中惊醒似的。
“孩子呀,这天干地涸的,妈妈从哪里找水给你喝呀!”
“不嘛!我渴!我要水!”
母亲舔了舔已干得裂开了的嘴唇,摸了摸孩子的头,说:“妈妈到外面去找水,你在家乖。”说着,就拿着碗,托着疲惫的身子出门了。
这位母亲问遍了村里的人,就是找不出一滴水来。这可怎么办呢?母亲绝望地沿着曾经那流淌着的母亲河往家走。她听到谁在呻吟,听到谁在哭泣,是她自己?不是!
望着这条已干涸的河的尽头,到底是谁让她停止跳跃?是谁让她无法呼吸?又是谁让她如此呻吟?
这位母亲用碗接下了她苦涩的泪水,孩子拼命喝下的同时,却不知道这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后的“乳汁”,更不明白母亲已十分饥渴。
孩子放下碗,母亲倒了;母亲离去了,孩子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