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糍粑记1000字

2024-06-05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俗语:“腊月二十八,灶头肉烧腊,又打粑粑,又浇蜡,还把那鸡鸭杀。”每年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起来了。舂糍粑的撞击声,男女老少的欢笑声响成一片,热闹极了。

最爱吃糍粑的要数我们这群孩子了。大家拿着印有各式各样花纹的大糍粑互相炫耀,比谁家的做得最大,谁家的做得最甜。用口咬住一小块,再用手轻轻解开,立即牵出长长的白丝,伙伴们围着那纤长的白丝欢呼雀跃。小孩子们这样爱吃糍粑,大人们也十分爱吃,尤其是那些远离家乡的战士们,更是念念不忘家乡的糯米糍粑。

在部队的三叔今年春节寄回一封信说:“小时候在家和伙伴们一起吃糍粑,现在在部队依旧挂念着家乡那甜丝丝的大糍粑,是糍粑把我和家乡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乡亲们特意做了一只又圆又大、印有小飞龙图样的大糍粑,装入塑料袋寄给三叔。这糍粑带着家乡人们深深的祝福飞向了部队。

每逢这天,爸爸就会抡起黑里透红的糍粑棒,上下飞舞,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额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口里吐着团团白气,双脚随着棒起棒落,轻快地踏看步子。妈妈蹲在石窝旁,和着节奏揉弄、翻卷着爸爸捶打的糍粑。爸爸的糍粑棒驱散了一年来的辛劳,妈妈则揉进了无穷无尽的乡情。左邻右舍的王阿婆、李大嫂也要过来帮着捏一阵糍粑,她们一面捏一面开心地说笑,好像是在收藏新年的秘密,又似要撩开新年的快乐。

捏糍粑还很有点讲究。糍粑的纹饰样式很多,有的在糍粑上点四个红点,老人说那是表示四季发财的意思;有的在糍粑上印着“鼎”字,那是表示晚辈希望自己的长辈长寿;有的在糍粑上印着几个五角星,那是家乡人表示永远跟党走的决心;还有花鸟走兽之类的各种纹样。糍粑的形状不拘一格,有圆的,又有方的。长辈们说,圆的表示亲人团圆永不分离,方的则是表示山里人的性格方方正正、直直爽爽。颜色也不光是白色,还有红的、青的。长辈们说,红的表示山里人的日子红红火火,白的、青的表示为人要清清白白。

新年伊始,山里人便让精心制作的糍粑随着主人的“恭喜”、“发财”声走乡串户。送去的是糍粑,回来的还是糍粑。他们好似在比较手艺的精巧,又好似在比较糯米的白净。但是,我认为这是山里人勤劳善良的展示,纯朴美好的祝福。

夜里,家家户户的火炉旁围满了男女老少。熊熊的火焰烤红了小孩的脸蛋,融化了老人的辛酸。糍粑烤香了,家人便吃起来:小孩一口酥糖,一口糍粑;老人们一口烧酒,一口糍粑;姑娘们一串笑语,一口糍粑。他们脱贫致富的心像火一样炽热,他们的情意像糍粑一样缠绵……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