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孩子“打”出去900字

2024-06-06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总以为,生活就像童话,爸爸妈妈帮我们编织着童话里美妙的故事,偶尔擦出姹紫蔫红的火花,偶尔下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下雨过后,彩虹便会降临。年少时总以为爸爸妈妈会一直保护我们,会一直提醒他们爱我。但是,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非洲大草原》是一部以非洲为题材的IMAX电影,记录的地球上陆地动物一个最大规模的迁徙故事。片中不乏动物的母子于父子的情节,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在一处寸草不生的悬崖峭壁上,一只秃鹫和另一只秃鹫幼崽屹立在上。秃鹫妈妈站在幼崽后边,再往前就是高度令人悚然的东非大裂谷。秃鹫妈妈在教他的孩子飞行。秃鹫幼崽的眼神里有着几分惊吓。一个令人吃惊的情况发生了,秃鹫妈妈看幼崽迟迟不肯试着飞行,只好用自己的身体把幼崽退下悬崖。幼崽拼命扑腾着自己的翅膀,只见幼崽在空中急速的下落。秃鹫妈妈拼命的嘶吼着,终于,幼崽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重新用自己的能力飞了上来,跟在秃鹫妈妈的后面,自由自在体验飞行的乐趣。秃鹫妈妈知道,如果秃鹫不学会飞行那么就不能够捕食,就会和一只鸡差不多,就会死亡甚至成为食物链的底端。如果一味的惯着秃鹫幼崽,那么就是在让幼崽慢性死亡。与其让他承受着溺爱慢性死亡,不如让他去勇敢面对。让他自己独立面对,会让他知道更多他不知道的东西。如果不把幼崽推下悬崖,他将永远体会不到飞行的乐趣。如果不把自己的孩子'打'出去,他就会在精神上慢性死亡。

  自然界的动物们可以教会人们许许多多最原始也是最值得借鉴的东西。在一年四季寒风凌冽的北极,北极熊是这里的明星。格林兰白色的绒毛加上那两颗清澈透明的眼睛,被发现后一下子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动物之一。在北极,对于北极熊来说觅食成为了最大最重要的问题。当他们体重仅仅只有30公斤的时候,北极熊爸爸妈妈们就会让他们的熊宝宝进入到零下20多度的北冰洋里捕食鱼类。这对熊宝宝来说是残忍的。但是当熊妈妈认为他们到了该自己捕食的年龄时,便不再喂他们食物,让他们自己下水寻找食物。熊妈妈知道自己总会有离开宝宝的时间,必须让他自己学会捕食的技能,才能让他以后存活下去。

  现在的中国小孩子,有多少是既想要美国孩子的独立有想要中国父母的溺爱?或许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需要变个样子了。将孩子“打”出去!有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放手也是一种爱!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