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莫教成酩酊1600字

2024-12-2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若将好书比作佳酿,那些格调低下的快餐文学等,就似那灼喉的劣酒,只能给人带来一时的刺激与快感,品味之际留一丝涩味罢了。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劝导世人:“饮酒莫教成酩酊。”诚哉斯言!无论是好酒还是劣酒,饮过了“度”只会让人产生“一夜飞渡镜湖月”般忘乎所以的光景了。喝酒如此,读书亦然。

  “洛阳纸贵”“韦编三绝”“手不释卷”,念着这些成语便恍惚回到了那个提倡“开卷有益”的时代。那时的人们,特别是出身寒门的书生,将读书视为唯一的出路。读书直接与仕途挂钩,有益之处明了可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古人生活纯粹朴素,读书是一必不可少的慰藉与精神食粮。时至当下,我们应听听叔本华的警诫:读书太滥会丧失自我。这似与古时倡导本本都读的风气相悖。为何?现当代的我们不再只将命运依附在读书上,读书的地位就此跌下神坛。生活娱乐的丰富,电子产品的普及,种种喧嚣淹没了书本沉默的呼号。这意味着,我们再不如古人般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品味书中的知识。我们不再坚持读书,而把它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消遣。

  若将好书比作佳酿,那些格调低下的快餐文学等,就似那灼喉的劣酒,只能给人带来一时的刺激与快感,品味之际留一丝涩味罢了。因而,要择取有益的书来读,就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懂得区分好酒与劣酒,区分好书与劣书,要做到“双眼自将秋水洗”。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那便是我们无法永远只读到好书,就如住在金丝笼中的鸟儿会目睹同类被捕杀,住在高档小区中的人们能闻见自家垃圾桶中的臭味。尼采曾说:“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哪怕是滥读,只要坚守住内心,也会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

  古语曰:“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可见,滥读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毕竟君子需要有藏污纳垢之量。如果“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那么无论是读多读少,读优读劣都无所用;若保有“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那无论车尘马嚣,读精读滥,都会大有裨益。有人说,我们思想丧失是由于滥读,而滥读的危害归根结底来自我们内心的不坚守与没有主见。当《麦田的守望者》风靡一时,人们便流行起穿风衣;当《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与太宰治这类丧影片、丧文学掀起热潮,一时“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脍炙人口。这都是因为我们错误地抓住了书本的一处-我们认为代表潮流,适应时代的一隅,沉沦于其中,全然不顾作者在书的背后高呼:“我真的仅仅表达了这个意思吗?”古人云:“虽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而我想说:“虽阅读百书,恰似未悟一书。”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我非夫子,亦不禁心有戚戚焉。所谓“饮酒莫教成酩酊”,便是指在读书时拥有自己的主见。读书不见圣贤,乃眼前花;读书不见自我,那更与铅椠佣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方面读《月亮与六便士》肯定斯特里克兰德寻找精神领域的无畏,但另一方面又要思索:“这种生活方式真的适合我们吗?”我们一方面赞扬巴列霍是头戴荆棘冠的高贵的穷人,感慨一句:“陋巷箪瓢亦乐哉!”但将目光投向自己,我们真能摒除生活中的一切,心甘情愿忍受贫穷与命运的春打与揉捏吗?兹比格涅夫·赫贝特赞颂吉尔伽美什、赫克托与罗兰是将自我焚为灰烬守卫帝国无边疆域的战士,当他缓缓把头转向我们,嘴唇翕动:“你们当真愿意.....”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一边拼命鼓掌一边拼命摇头了。读时拥有主见,不是指全盘否定作者的想法,或是迷醉于其中的一点,直至酩酊,而是将书本中的一部分知识化为己用。蒲 06松龄笔下的百姓屈从于社会的压迫变为促织,卡夫卡笔下忽视个体性存在的社会中受压迫的人变为甲虫。若我们一再囿于他人思想的钳制,以至于自我思想被牢牢胁迫,无法发出鼓翼之声,我们又将异化为什么呢?结局一定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读劣书如尝劣酒,一杯下肚只留入口的辛辣之感,而回味尽是苦涩之味;读好书如品佳酿,一杯下肚便有荡气回肠之势,再度回味也是口留余香。但若一味畅饮不加节制,一味汲取书中的内容不加取舍,那无论是好书还是劣书,回味起来都仅有一种单调而无味的饱腹之感,而无其他。这种做法无疑是泥中濯足、尘里振衣,且让自己的思想陷入混乱,对人面目可憎,独居更不免形影自愧。

  饮酒莫教成酩酊,看书慎勿至离披。不如在书中保有主见,保有思想,保有一种枵腹之感,倾听天空中发自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