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消得泼茶香16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何处消得泼茶香作文一: 很久以来,对于纳兰的这阕词,我是只倾心于最后一句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每每吟及此处,总是会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缭绕心头,挥不去,散不开,就像罂粟般妖娆而肆无忌惮的啃噬着早已不再空明的灵魂。

许是这诗句倾注了词人太多的情愫,又或者是我早已深陷在这缠绵凄婉的追忆中,以至于我从来都未曾在意过这阕词的其他几句。很久以后,当眼角不经意的掠过赌书消得泼茶香一句时,我硬是还要在脑海中细细搜索半天方才寻得来出处。赌书消得泼茶香。轻吟此句时,我刻意的忽略了纳兰作词的初衷。也许追忆太过沉痛,生命之轻又怎能承担的起那一场早已寻着痕迹的思忆。茶香如故,却已人去楼空,那种怅然不是每个人触及都能淡然相对的。不如,就此略去。

我固执的只愿在这字里行间去寻找易安夫妇茶余饭后赌书泼茶的雅致情趣,硬是将那份每每忆及便心痛难耐的思念生生尘封在某个不去碰触的角落里。我想,我是偏执的,就像很多事情明明知道它是假的,却还是会固执地为它细致装扮妥帖安放,就像它原本清貌如是,只不过尘世的浑浊令那一方清然超脱沾染了一丝烟火尘埃,只要掸去,它就依然可以清明如前。

我想我是这样的人,总是想当然的按自己的心意将多姿多态的社会描绘成一张白纸,而后躲在那自以为是天地之初最原始的本色里,像只鸵鸟一样的生活。纵然生命的底色五彩斑斓般如跗骨之蛆,挥之不去。我却还是躲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花开花凋零。

生活过的越来越散淡,就像前尘后世皆寻不到踪迹,我只能一个人在飘渺朦胧不知天地何处的虚无中行走一般,方向渐渐模糊。周围的人越来越多,话却是越说越少。我常想,有一天,我会不会就此失语。从此,天高海阔独一人,听晨钟暮鼓,看日走云迁,而后慢慢老去。

都说随性的人最好相处,也许是吧。可恰恰也因为性子懒散随和,反倒给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仿佛触目可及的旧人,明明就在眼前,却总觉此间咫尺仿若难以抵达的天边一样。

世事总是难以揣测。而人,却总是习惯于苍夷满目后才记起那日灿烂的阳光下也曾肆意张扬的身影,总是在收起满身疲惫后才会想起在这凹凸不平的道路上似乎从没给过自己一个灿然的微笑。然后,再去抱怨是这冰冷的钢筋水泥造就了我们早已习惯了在一段渐行渐远的光阴最后,感叹一场奢靡花开也逃不过如斯荒凉的结局。

生活,似乎总是少了份古人的惬意。闲时煮酒吟诗,品茗书画般的惬意。

想到这,我便越发喜欢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悠然自得,恰似在光阴丛中的小径上漫步行过,无需你刻意驻足,只要心情空畅,远近景致便能尽收眼底一般,看时光慵懒,岁月闲凉。

何处消得泼茶香作文二: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闲来无事,赌书为乐,原来生活也可以如此惬意。这份惬意源自于书,源自于阅读,源自于文字之外的一种力量。

现今的年代浮躁如斯,让我们开始逐渐变得麻木,忘记了曾苦苦追寻的初衷,忘记了如何安静地啃啮自己的孤独,忘记了眼泪原是一种情感难以抑制的宣泄。过往的记忆无处安放,内心深处的情结也无处定格。虚伪、浮躁仿佛让一切都失去了美感,剩下的只有一成不变的浮世嚣烦。时代在进步,人类却在放纵自我以至于迷失自我。何不停下脚步,卸下伪装,翻一翻书籍,沉浸于行云流水的文字之间,流连在文字之外的精神世界之中,感召阅读无穷的力量,组建自己的心雨小窗?

浮躁的年代并不完全拒绝诗意栖居,帘外纵然风雨交加,帘内依旧可以笙歌不绝,有书为伴,何处彼岸不如花呢?就算独处幽居也罢,捧上一本诗集,淡然而吟之,未尝不是一种怡情之举。读唐诗宋词,仿佛置身其中。高山流水,冷月画屏,暗香疏影,一如前世的梦境,迷离而悠远,冥冥之中暗藏着古人清婉飘逸的情怀。读席慕蓉,仿佛染上几分落红的忧伤,花开满树,只为结今世尘缘,怎奈五百年的祈求终究无法换来你明眸的停留。读张弛,仿佛化身为远离世俗、独守江畔瘠土的一株芦苇,亘古地沉默只为守候心中的一片净土。现世的人们总以为读诗是矫情之举,徐不知读诗是最能磨出细腻情感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人找回许多被遗落的爱和美好。

文人雅士总有一种气质,白衣飘飘中带着风华绝代的神韵,宛如出水芙蓉,纤尘不染,遗世而独立,不沾半分人世的俗尘,仿佛一颦眉,半启唇就足以令人自惭形秽。子建铜雀台赋诗,援笔成章;七步能作诗,千秋佳话;洛水边一梦,绝赋洛神。仙才之躯,书芳之腹,却不是世间之人所能觊觎的。平凡人能做到的只有多读书,博采众长。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也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或许人可以不念书,但不可不读书。人不读书,语言便寡淡无味,面目渐而变得粗俗可憎。而读书多了,容貌自然也改变,气质上,谈吐间,或是胸襟的无涯里总会显露出几分书生意气。不读书的人,纵然再畅所欲言也只能是高谈阔论,而常读书的人,尽管默默寡言,却能言之凿凿,如朗朗月色,清明透彻。可见读书确实足以博彩,能让人不自觉中染上几分温润如玉的气质来。

人生犹如烟波江面,依稀迷离,古往今来几人曾看透?然而令人迷茫的症结不在人生道路的曲折萦回,而在于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无所适从。面对人生得失时,倘若你有读过东坡词,或许你会多几分超然的洒脱,因为你懂得与其患得患失,倒不如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面对利欲时,倘若你看过《浮士德》,或许你不会那么轻易将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因为你会意识到没有什么东西能把你的灵魂赎回来了。当你犯错时,倘若你有看过《罪与罚》,或许你不会总想着逃避责任而失去自我,因为你会意识到接受惩罚其实是在自我救赎。

现看来,培根说得确实很有道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能够让人在浮躁的年代学会如何安身立命,如何不苟于世俗。

然而阅读的初衷不在阅读本身,而在于一股无形力量,这股力量就像一个解不开的魔咒一样,让人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因阅读而感慨,因阅读而感悟。

读纳兰才知公子原情深,宁为人间惆怅客,也不愿生在宫廷富贵家。读张爱玲,方知刚巧赶上的你原是千万年前也曾遇见。读契科夫,才懂得尽管你我形同陌路,但爱你并非我的罪过,因为这与你无关。每每读完一本书,心中总有几分感概,感觉阅读是为了衍生某种特殊的情感,而叙述只为表达这种情感的突如其来。阅读总有那么一股力量,让人莫名感叹,莫名沉思,思索如何泅渡人生的曲折萧萦,思索为何人生如此曲折萧萦。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换了流年,依旧不变的是对读书的衷情。赌书为乐,泼茶染香,此般岁月何其静好。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