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一向宠信吴三桂的顺治帝死了,而年轻的圣祖皇帝对吴三桂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顺治帝封吴为王并让其全权管理云贵事务,实际上是履行在山海关时对吴的承诺
,即裂土封侯,而年轻的康熙哪里知道这些,康熙的想法只是想把吴三桂在云贵的一切特权收回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他就毫不客气的把吴三桂治理云贵一切军政大事的权利受了回来,并胆大妄为的削弱吴三桂的兵权,吴三桂当然心怀不满,可怀念先帝爷的旧恩,不好发作。
又过了几年,尚可喜提出让其子尚之信袭爵,康熙不同意,而是让尚可喜全藩撤到辽东去。吴三桂与另一位藩王耿精忠一起上书撤藩,其实是客气一下,没想到康熙却“恩准”了,这下把吴三桂可给气坏了,于是愤然起兵,很快就控制了云南,贵州,湖南和湖北四省,而耿精忠也起兵响应,于是福建全省沦陷,尚之信起兵于广东,康熙颇倚重的孙延龄起兵于广西,郑经从福建登陆,王辅臣几乎占领了陕西全境……叛军声势浩大,甚至长城以北都有支持吴三桂造反的人,这时候吴三桂正在饮马长江,他的谋士们都建议吴三桂趁此时机挥师北上,直取北京,而一向勇猛善断的吴三桂这时却犹豫了起来。原来,吴三桂唯一的儿子吴应熊不肯同吴三桂一起反叛,仍孤身留在北京,吴三桂想借自己声势浩大要挟康熙遣回吴应熊,自己就放康熙一马,划江两治。
但康熙根本不怕,他立即斩了吴应熊,派兵去守荆州,吴三桂受此打击,心神恍惚,更无了挺进中原的勇气,只是令吴应期率七万精锐守岳州,自己的女婿引七万人马守长沙,自己亲自将兵六万驻于衡州,王屏藩率一部分人支援王辅臣。
康熙立即得到了宝贵的时间调兵遣将,他首先把军队派到危险最大离北京最近的山西战场,王辅臣寡不敌众,被迫投降。又在福建厚集兵力,打垮了实力雄厚的耿精忠,赶走了势单力薄的郑经。
现在,吴三桂的两个得力助手和几十万军队都被康熙吃掉了,他对前途越来越感到渺茫,是降还是战,他不知何去何从。
预知后事如何(我最精彩的点评也在里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