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湖北一个很穷的小镇上。上大学前,我从来没有摸过电脑。2000年7月高考刚过,不久就听说答案公布在电脑上了,那时还不会说公布在网上。心切的我立刻坐了一个小时汽车去了县城,镇上没有网吧,县城也只有几家。那天很有意思,因为网吧少,机子也少,对答案的人却多,我等了好久才排到位子。可是我连机子都不会开,旁边一个小学生帮我打开了机子,真是惭愧。往事不堪回首啊!
上了大学,从一个小镇跳到繁华的大武汉,不由得感叹此前的18年处于蒙昧状态。 各种新奇的事物不断地全方位地刺激我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每天都被新事物保包围。而在众多的新事物中,网络是最火的一个。
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适应能力似乎远不及我的同学。那时,上网聊天在同学中很流行,我们班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对上网近乎痴迷。同时网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新生能力,网吧一家一家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有市场就会有竞争。众网吧使尽浑身解数招徕网虫。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网吧都推出一个优惠举动,每天早上6点到7点为免费上网时间。学生钱也不多,有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放过。早上我起床时就见不到个人,室友全去抢免费网上了。此前早上从来不会这么早起床的。我惊呼网络的魔力。网络让世界变的疯狂。 而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自己的qq号,就连开机关机的简单操作我也只是当年眼看着那位小学生演练过一次。同学都说我落后。我几个好朋友都鼓动我去尝试一下。我也有些心动了。
大一下学期我申请了自己的qq号,从此开始了我的e时代。不过我一直都不太喜欢聊天,也许是不善言辞,我很难从与别人的言语交流中找到快感。也许是没耐心,我总是说了几句话就觉得这种落俗套的对话没意思。后来我索性不和陌生人说话了,我的qq里也没陌生人了,全是我的同学和朋友。
读书的时候总是囊中羞涩,我的生活费里很难支出一笔钱来上网,这是我对上网不狂热的最主要的原因。大学四年我很少上网, 很少利用网络资源,很少聊天。我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图书馆。写毕业论文那阵,我们班同学都在网上找资料,我独跑图书馆,还是比较钟情纸上的东西。
毕业后,我来到浙江工作。举目无亲的地方,网络成了我唯一的精神港湾。 每天上班面对的是电脑,下班回到家也是对着电脑。实在不敢想象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我在他乡如何生存。我依然不聊天,却越来越依恋电脑。工作中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我经常在网上发e-mail,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交流;在论坛回帖,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见解;也会经常在博客里发些文章,以文会友;更重要的事,我随时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我的收藏夹里有很多精彩的网页,他们是我的知识宝库。
不知道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好还是不好,但是能从网上获取知识总是好的。我也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蜘蛛生活,改变目前的生存状态。人活着真不容易。离开学校了,我经常会这样想。但是困难并不会影响我的心情,不会影响我做事。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