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之辩8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以大见小者,终可以小见大,甚者,以大者,见无限之大也。

  小大之辩,古今共谈,大可至天地,小不及尘土。然人之于世,有庄生寻道之于蝼蚁稊稗,有刘氏观一叶落知岁将暮。

  以大见小者,取精用弘,由博返约。居里夫人炼成吨的矿渣,所得镭不过克之十一;太史公集百家之长,仅作史书一部;鲁迅作《孔乙己》数千言,未尝出现一次“迂腐”之言。但那微弱的荧光,却使得后世无数科学成果有了基础;那无韵之离骚,千年之后仍是史家之绝唱;酒家中闲杂的故事,使一封建书生形象跃然纸上。觉范曰:“知宗用妙。”正是一些人勤勤恳恳地领略大千世界,呕心沥血地凝炼其精华,无私地公之于世人,才使得世人亦可窥探之。以小见大者,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科学家仅需一块小小的天外陨石便可探索宇宙更深处的奥秘;万有引力的灵感,可能仅是源于熟透的苹果。然而,以小见大者,不仅有格物致知的心性,亦必有以大见小的智慧。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其必是历尽了无数的岁月,洞察了四时的规律,方可将春去秋来的大繁化作叶落归根的至简。如苏子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约”与“薄”,必源于“博”与“厚”,此后便可借着凝炼的精华,进一步领略这大千世界。

  以大见小者,终可以小见大,甚者,以大者,见无限之大也。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为大者,烹小鲜为小者。老子观世,知世间达道不外乎顺道而行,以烹小鲜而喻道,以道治国,谓之“治大国若烹小鲜”。文惠君观庖丁解牛而知养生治国之道,然使庖丁治国,则不可。反观世俗者,未必有以大见小的毅力与智慧,却有着试图窥探大者的野心,终无所得。更有甚者,略知其一二,便侃侃而谈;未习其形,却高论形而上者。

  处世者,未必有观世之能,其实我们何尝不知,人世间哪有什么绝对自由,人皆有其局限,我们无时无处不受到种种的限制。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但世人却依然矻矻以求,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尽其所能感悟小世界的哲理,探索大宇宙的奥秘。这是一种智慧,还需有一颗包容而明澈的心。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