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环境科学漫步》有感600字

2024-06-27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在一个安静的清晨,我闲着没事就拿起了《我心中的家园-环境科学漫步》这本书。掀开书本,看见有一篇--抢救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中说了要珍惜稀有动物:

麋鹿,又称四不像,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他体长约2米,肩高1米,雄鹿体重可达200公斤,有角;雌鹿无角,体形较小。历史上麋鹿分布较广,西到山西壤汾,东到上海崇明,南到湖南大庸,北到辽宁康平。19世纪清朝ZF在北京南菀南海子黄家围场中养了一群约200-300头麋鹿,专供欣赏和狩猎。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为发现了北京南菀的麋鹿,偷运一张鹿皮出去,被科学界定名为‘‘大卫鹿’’。1894年永定和泛滥,围场被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把南菀的麋鹿洗劫一空。从此,麋鹿在中国绝迹。

但是,麋鹿在英国乌帮寺安家落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麋鹿已繁殖至200多头,并且由此分别送到50多个国家的公园,至今有1500多只了。

为了恢复中国麋鹿种群在中国国土上生活,我国有关部门多次与国际有关组织,如WWF联系,共同商议。看先在北京南海子原址划出一大片土地为麋鹿园。英国乌帮寺培维斯托克侯爵表示,愿让中国麋鹿回归故里。1985年8月,侯爵派其长子豪兰德勋章亲自将22头麋鹿送回我国,投放在南菀麋鹿园。

同时,我国ZF又在江苏省大丰悬林场划出1000多公顷上地,建议麋鹿保护区,从英国引进17头麋鹿。现在北京和大丰两地的麋鹿很正常,从最初的39头,已发展到154头,为中国麋鹿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今后科研的方向,应考虑如何让麋鹿回归大自然。

读了这本书后,知道要珍惜稀有动物,不能让他们灭绝。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