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如何强国?转载9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但是,这样做一定好吗?  
从戊戌变法公车上书起,学生就一直是政治倾轧斗争夹缝中无辜的牺牲品。他们以一颗颗拳拳赤子之心,怀抱救国理想,激奋昂扬地进言、集会,一切都是为了强国。但统治者并不买账,而是无情地镇压。五四运动更是如此,多少有志青年无谓牺牲,却也并没有改换北洋政府的奴颜婢膝之态,也没有改换中国那任人凌辱的国际地位。  
“天安门事件”中的那些心系祖国的热血青年,自焚的、自残生命的,数不胜数;美国误炸中国使馆,愤怒的学生组织游行,砸毁了多少店铺、领事馆,留下令人痛心的伤痕,久久难以抚平。即使出发点是好的,这样做的牺牲未免也太大了些吧?而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好像是,记不太清了),朱自清为“自清”而绝食,又让我们痛失了多少学术泰斗?昔年,徐特立截指明志,已经够让人揪心了,追求强国之路没有必要让学者们也抛头颅、洒热血,学者有自己报国的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如若“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荆轲、聂政之计,惩匹夫之勇于一击之间,”岂不可笑,岂不可惜。  
我们应当如何强国?喊口号、游行这些表面功夫或许稍有振聋发聩的功效,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之能凭真本事,科技的发展,国力的逐步强盛,直至整个民族的振兴,这一切强国之举,最终都要落到我们年轻人身上。  
年轻一代是朝阳,是国家新的希望,还肩负着复兴的沉重历史使命。“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谓大勇。”即使胸中血脉贲张,一口恶气难平,也不能做出冲动之举,甚至轻易自戕。我们的有用之躯是祖国的,岂能等闲视之?有了它,我们才有了完成使命的工具。  
今天,中国依然处处掣肘,身陷美国包围网中,能源的紧缺又让我们受到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钳制。日本更是公然挑衅,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气焰嚣张地将油田修到了我国的领海。  
尽管旧中国那屈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而今的形势依然严峻。中国能否冲破富强路上这些重重障碍,要看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的真才实学,这才是强国之道。  
听说上海的日领馆已经被当地学生给砸了,在敬佩他们惊人的骨气与怒气的同时,我真觉得这种行为值得商榷,不是一个文明古国的子民应当展现出来的。落到实处的强国之举才有其价值和意义,我们也应当理智地认清实力上的差距,并努力去缩小它。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