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年发展观之变600字

2024-06-01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2010年初,一波用工荒侵袭中国沿海。但人们发现,浙江有不少企业,因为在长期经营中善待工人,而成功度过用工荒。

十年间,浙江写下一个厚重的“人”字。

以人为本贯穿进执政理念和重大决策中。7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如今居全国前列;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如今居全国前列;力推公租房、严控房地产,严禁择校、强化治安,扩大医保、保障养老,百姓重大关切得到执政者诚挚回应;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从2009年起已连续3年达到90%以上,发展成果普惠人民……这十年,人们生活品质、幸福指数、富裕程度都在一步步提高。

以人为本融进企业文化中。工人和经营者共患难、经营者登门给工人拜年甚至给工人分房这样的事情,在浙江已不算新闻。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已在全省推广。浙江的单位GDP劳动争议受理数、单位GDP的劳动争议涉及劳动者人数,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人为本让社会更加和谐。“平安浙江”建设、“法治浙江”建设,正在拉起一张社会和谐的严密防护网;当年“枫桥经验”全国关注,今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再领风骚,全省建立网格30。4万个,组建服务团队9。6万支,覆盖基层单位21。7万家。2011年,浙江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7∶1,为全国最小的省份。

十年,浙江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