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腑肠过700字

2024-06-02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酒肉腑肠过,佛祖心头生“

——题记

济公这句名言,可谓是流传千古,家喻户晓。酒,独酌痛饮,不理会众僧的鄙视,难道他不知一个字“戒”?难道他不知道“沾一滴酒,失十年修德”?

济公不是不知,而是他比众僧,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懂,他比我然而,这句话的韵味,又有几多人能真正地“心头坐“呢?

酒肉,是出家人的大戒,自古多少出家弟子,就如唐僧,对此唯唯诺诺,可以说是“谈酒色变”。一看酒肉张口也是“滴酒不沾”,闭口也是“吃肉乃杀生,我佛慈悲。”那为什么济公又成天疯疯癫癫,一手持肉,一手把们更懂得佛为何物,酒肉又为何物,他比我们更能品出酒的滋味。济公饮酒,饮得不仅是美酒的甘醇,不是酒后的飘飘欲仙。济公品酒,品的是人生百味,你认为酒是甜的,酒就是甜的,认为酒是苦的,酒就是苦的,酒是辣的,酒就会变成辣的。济公酒后,不是飘飘欲仙中丧失自我,而是在迷茫中悟着尘世沉浮,酒后他看到了人性的脆弱,经不起一丝酒精的麻醉。他在疯癫中,看出了人世的善恶,人世的悲乐。在酒中,济公彻底地看出了劳苦众生的需要,悟出了尘世的“苦”“乐”“罔”“果”。这不正是佛祖释迦牟尼当时感悟的真谛吗?因为济公做到了“酒肉腑肠过,佛祖心头坐”,所以他悟出了真理;他即使被酒精所麻醉,却也能为众生着想,所以他成为了人人敬仰、谟拜的活佛!

人生亦如“酒肉腑肠生,佛祖心头坐”,只要人生在世心中有美有德,即使外在丑陋,不拘小节,即使外世世俗浊流难分,我们还是可以使人生得到升华、得到人格的辉煌的。

酒肉腑肠过,佛祖心头坐,是多么洒脱,多么形象的哲理,愿你我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金身活佛,不要以为外在朱者内心赤,你只要洁心自好,也是可以做到“世人皆醉我独醒的”!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