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城隍庙去逛庙会。那里可真热闹,有卖小吃的,有表演节目的,有唱大戏的,有捏面人、卖糖人的,今年是兔年,我就买了一个小兔子的卡通糖人,一边吃,一边逛。
有趣的秧歌进了大门,一堵人墙就挡住了视线,我一弯腰,像个小泥鳅似地从人缝里钻了进去,原来是“夕阳红文艺队”在为大家表演跑旱船、猪八戒背媳妇和有趣的推小车节目。快看!三位老奶奶身穿粉红色的绸衣,随着“咚咚咚,锵锵锵”的锣鼓声,扭动起并不苗条的腰肢上场了。“新媳妇儿”头戴美丽的花环,盘着腿,坐在小车上,摇着一把大扇子,悠哉乐哉地欣赏着四周的风景。后面的“丈夫”头戴红色礼帽,吃力地推着车子。可爱的“大头娃娃”努力地拉着车子,一会儿抹一把头上的汗水,一会儿扭过身向“新媳妇儿”要压岁钱,“新媳妇儿”就打他两巴掌;向“新媳妇儿”要扇子,“新媳妇儿”就敲他两下,大头娃娃只好乖乖地拉自己的车子,他那淘气的样子逗得观众们呵呵直笑。我最感兴趣的是“新媳妇儿”那双“三寸金莲”,穿着红色的绣花鞋,小巧玲珑的,真可爱。妈妈却说那一双小脚是用痛苦换来的。因为古代人把小脚当成美的标准,妇女都要忍受剧痛把脚缠起来,被缠过的脚根据大小的不同,分为铁莲、银莲和金莲。三寸金莲是最美的脚。
听了妈妈话,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自己脚,心里暗想:我真幸运,没有经受裹足的折磨,要不然,我还怎么来这里自由自在地逛庙会呀!
神奇的变脸随着人流,来到大殿的门前,高高的戏楼上正演着豫剧《八珍汤》,演员们咿咿呀呀地唱着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台下的变脸表演却深深地吸引着我。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随着京味儿十足的《说唱脸谱》在耳边响起,三位变脸演员闪亮登场,他们在场上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拉起戏服,打开扇子,在面前,轻轻一抖,一张新的花脸出现了: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个个漂亮。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上台去学几招,学校开联欢会的时候我也好一展身手。
可是爸爸却告诉我,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很保密的,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到的,况且它的技术很复杂,单是表演手法就有拭、抹、揉、吹、画、戴、憋、扯八种,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学会的。
漂亮的面人看完了各种精彩的表演,我们来到大殿后面的民间艺术小广场,这里有剪纸的、烙画的、还有许多捏面人的。我最喜欢拐角处那位大姐姐捏的面人,就停下脚步慢慢地欣赏。她的手可真巧,无论你想要漂亮的喜羊羊、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她都会胸有成竹地应一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彩色面团,扯下一些,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然后再用小竹刀刻上美妙的花纹,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好棒呀!
大姐姐的爷爷一边帮着收钱,一边夸自己的孙女能干。原来大姐姐今年上高一,课余时间跟着爷爷学会了捏面人,趁着寒假出来勤工俭学的。看看能干的她,再看看只知道游乐的我,真是有些羞愧,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也该收收心,好好学习了。
逛了一天,好累呀,我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只好恋恋不舍地走出城隍庙的大门,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精彩的节目,就亲自到城隍庙去逛逛吧,绝对让你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