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知道自己怀上了孩子后,别提有多高兴,镇上的人都说她一夜之间年轻了10岁。35岁才得到的孩子,谁能不宝贝?她突然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再没有像以往一样为了节省一天只吃一顿,大半夜地用冰凉的水洗衣服,因为她知道自己不再是一个人了,她还有孩子。闲下来的时候她总会轻轻抚摸自己一天一天隆起的肚子,她一直在等待,等待这个孩子的降生。这一等便是十个月。
终于伴着啼哭声孩子降临了,那一刻在痛苦与幸福中她流下了泪,终于,她是位母亲了。
母亲甚至没有坐月子便开始忙碌起来。怀孩子时做的小衣服合不合身,怎样哄孩子睡觉,甚至以后他要娶媳妇时要准备的东西她都在思考着。母亲没有什么文化的,她只是太过兴奋了,她想看着他长大成人。几个月的孩子开始牙牙学语了,每次母亲听着儿子含糊不清的声音,她总是期盼着有一天他能开口叫声妈妈。她像是找到了新的动力,开始一本正经地教儿子说话,然后再某个夜晚,熟睡的他张了张小嘴,吐出了妈妈两个字。那个夜晚母亲激动地没能入睡,一整夜都注视着儿子,她整日苦苦等待的,不久是那简简单单却充满温暖的两个字。
时光过得真快,一转眼儿子都高过了母亲。
那一年他要参加高考,学习上很是辛苦。他不像母亲有些笨,反倒是个读书的料子。母亲抱着说什么也要供儿子上学的心愣是赚到了一笔钱,从小学直到高中,也有十二年了。每天晚上儿子都看书到很晚,母亲也睡不着,她便一直坐在椅子上等他。她喜欢点个烛台为儿子做布鞋,她总是坚持亲手做,因为她觉得外边买的鞋子底不牢。有时母亲会听见房间里传出儿子打哈欠的声音,又心疼,又觉得可以这样陪着他真好。后来在儿子无意间的一句称赞中母亲养成了每天晚上为儿子送热牛奶的习惯。她觉得没有什么比儿子喜欢更重要。每天晚上她都这样等待儿子睡去,自己才能安心休息。
儿子最后考上了城里的大学,是个很好的学校,他还很争气地拿了全额奖学金。母亲那天高兴地做了一桌好菜,却在晚上一个人偷偷抹眼泪,她知道儿子要出去读书了,自己再也不能陪着他了。临走那天母亲打包了许多东西,自己做的鞋子,被褥,一些小菜……她真想把自己也打包给儿子,可她不能。在火车站,母亲拥抱了已比自己高出好多的儿子,她说:“有什么事尽管给家里写信,娘等你。”他点了点头,转身上了火车。母亲站在原地,泣不成声。儿子也是个挺孝顺的孩子,时常会写写信说些琐碎的事,而母亲的回信总是问他吃得好不好,叮嘱他天气凉了要多穿点衣服。他不知道那几封短短的回信母亲写了几十遍,她生怕写得不好看,丢了儿子的脸。
每个月一封的信几乎成了母亲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等不到信时她就会一遍一遍读儿子之前的信,甚至很认真地把她想要说的话记在小本子上,下次写在回信中。每次当她得知儿子过年回家时她甚至会提前一个月焦虑该为儿子做些什么菜好。母亲就是这样用一整颗心去等待儿子。后来儿子毕业了,在城里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租了间小房子。儿子问母亲要不要他接她一起来住,她的心顿时砰砰直跳,可转念一想若以后儿子有了女朋友,她在多不好!于是她拒绝了。儿子没有勉强她,只是说好吧,我给家里接上电话线,这样联系起来方便。从此儿子的电话便成了她最渴望的等待,她从不敢给儿子打电话去,所能做的也只有反应很快地接起儿子的电话。尽管她已经老了。
母亲患了病,可她 从未在电话里对儿子提起,她怕他担心。每次通话她都强忍着咳嗽,告诉他我很好。母亲其实一直很想儿子来看看她,每次她无力地躺在床上,她都在等待着,也许儿子某一天会回家看看的。只是她到最后都没有等到。
一天儿子接到了一个电话,镇上的人说你母亲去了,我看她床边电话机下写了串号码,想着大概是你的电话吧,便来知会你声。你母亲人好,镇上的人一起出钱把她葬了,若是有空你就回来看看她吧。
电话断了后他愣了很久,不敢相信冰冷的听筒那头传来的声音是真是假。他忽然觉得心中很大一块空了,不知所措。当晚他买了火车票回了镇上。几年没有来了,他有种自己是陌生人的感觉。明明是从小长到大的地方,明明是接触了20年的人,却像是已经把他当做了外人。
在母亲的坟头,他哭得像个小孩子。再没有人为他做布鞋了,再没有人为他倒牛奶了,再没有人告诉他天凉了要多穿些衣服了。怎么都没有了,我才感到曾经有多温暖,他懊恼地想。
他在微博上写到:今天是母亲离开十年的日子,可我觉得她从未离开,她分明一直都看着我,我一直在等待她递给我一杯牛奶。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