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的变化500字

2024-06-09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以前,每当我推开爷爷家门的时候,总少不了看见墙角边的那一堆柴,爷爷那熟悉的身影正弓着腰在劈柴,这都是在给家中的“活宝贝”——炉子折腾的。

炉子可是个慢性子,它不管你有没有急事,总是慢慢悠悠的“工作”,烧顿饭要耽误你好长时间。而且搞不好它的烟会熏得你直不起腰,睁不开眼,直咳嗽!

炉子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好饲候。前一天晚上要给它添足煤,调好眼。否则第二天就烧不起来,非得干好这些,他才能慢吞吞的进行“工作”。

几年前出了液化气炉,它进入大众家庭时,炉子也就“退役”了。这液化气炉干活到挺麻利,火苗又大又有力,不一会,就可以把饭菜做好。

液化气炉虽然做饭快,好伺候,但是麻烦的是它经常“断气”。一次,奶奶烧着饭,突然液化气炉的火苗又小又无力,渐渐的“断气”了。饭烧了一半,又找不到人来唤气,只好让煤炉这位“老先生”重新出山。。。。。。

一天,我到爷爷家去,看到几位叔叔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问,乐了:原来是给奶奶家安装煤气管道。凑进去一看一个阀门,一条白皮管,阀门“谦虚”地贴着墙壁。叔叔们忙完了,奶奶一定要留他们吃饭,他们却死活不肯,大家只好让叔叔们走了。

在十几分钟后,一顿丰盛的午宴开始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我垂涎三尺。

煤气管道不像炉子那样慢吞吞,那样不好伺候;也不像液化气炉那样经常“断气”。他简直是十全十美,无可挑剔。

爷爷家炉子的变化,也代表了中国人民走向小康的乐章!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