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800字

2024-06-10下载文档一键复制全文

我崇拜的历史人物有很多,比如很会用人的曹操,比如足智多谋的孔明,比如征战南北的朱棣……但我最崇拜的莫过于毛遂了。

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食客,他三年不露锋芒,才华无人知晓。按他的话说,只是没有机会展露头脚而已。所以,当平原君面对主动应召说楚的毛遂表示怀疑时,他理直气壮地说:“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没有一肚子墨水垫底,怎能如此自信?果然,等到了楚国,那十九个原先“相与目笑之而未发”的食客与他一谈话,就全被他说服了。平原君与楚王讨价还价,久无定论,于是毛遂再次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与口才,“按剑历阶而上”,“按剑而前”,先一番先声夺人的指责,再一针见血地指出,:“合以晋为楚,非为赵也”,使得楚王只有唯唯应诺。当时的楚王,哪里还有王者之尊,完全让这个赵国人掌握了主动,不得不定下了合从大计。

毛遂是以此事而:“青史留名”的,而还有一个人亦是如此,那就是三国时期的蒋干。再看蒋干,他也许确实有点才华,是读过点书,但他恰恰犯了读书人的大忌,自命清高,自己那点书上看来的纸上谈兵之策在一个高智商者的面前,顿时黯然失色,像高温下失去活性的酶一样,毫无用武之地了。你看,去时还自栩为“三寸不烂之舌”,“只消一童随行,二仆驾舟,其余不用”。可还没与周瑜交手几个回合,就已经被吴军的气势震得“惊愕,不敢多言”,甚至“面如土色”了。面子丢尽还不说,最后还被周瑜利用,充当了反间计的助手。总结起来,他的无能表现在:一,“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却对周瑜性格把握不当,误以为他是那种墙头草。这说明蒋干不能察言观色,不识人。二,临危慌乱,被周瑜一试探就表现得十分紧张,不能做到面不改色,这说明他生性懦弱,本不适合作说客。三,盲目轻信,一见到周瑜伪造的蔡琩张充的信便不假思索,信以为真,终成大错。

由此可见,惟有毛遂这样的真正才子,“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才能于关键时刻挽狂澜于既倒。否则,如蒋子冀等辈,“墻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岂不可笑?

The template file 'copy.htm' not found or have no access!(1)